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得不战 (第1/1页)
金幼孜的冒险成功了! 朱文奎对其态度大变,虽然作为一个少年,其脸色变化尚有些生硬,但还是让金幼孜感觉到了对方的诚意。 朱文奎亲自起身,拉着金幼孜的手,将其扶到椅子上,躬身施礼道:“金先生,孤一时孟浪,慢待了先生,这厢给您赔罪了!” “不敢!不敢当!” 金幼孜吓得跳起来,连连推让,连说不敢,但还是拗不过朱文奎,喝下一盏茶。 之后,屋里的气氛变得融洽起来,二人的笑声也隐约传到了屋外,门外的孙海耳朵一动,犹豫了一下,脸上立刻挂上笑容,摆摆手,压低声音道:“大家都散了吧,殿下与金大人有要事相商!” 刚才怎么不说这话? 众人心中暗自腹诽,但同时也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太子殿下是来找茬的,自己这些人在这里就是做个见证的,见证什么?无非是金大人被斥责而已,长此以往,金大人包括自己这些人被边缘化,甚至被赶出詹事府,也是可以预见的。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听里面隐约传来的声音,应该是少詹事金大人能力超强,已经取得了殿下的谅解,甚至已经有变成殿下心腹的趋势。 好事情! 以后有好日子过了! 众人互相看了看,会心一笑,然后各自散去了。 ...... 这次深谈之后,朱文奎发现金幼孜比杨溥、黄子澄要强得多,不仅心思缜密,断事分明,同时对朝廷内外大小事宜,上到军国大事、下到黎庶平民,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更重要的是,他深知父皇的心思抱负,对朝廷的政策分析起来更是头头是道,如历掌纹。 这让朱文奎如获至宝,对方孝孺、杨溥的离任也就没那么伤感了,甚至还有那么一丝丝庆幸,同时对黄子澄也产生了不满,认为其见识太差,险些置自己于险境。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方孝孺暂且不论,杨溥在另一个时空位列宰辅,称得上一代名相,其才能是没有问题的,如今欠缺的只不过是实际处理政事的经验而已,只可惜在这方面,如今的他,拍马也赶不上金幼孜。 至于黄子澄,更是一桩冤案。 黄子澄建议朱文奎前往北京,真正目的是为了观政,并不是督战,他虽然有些迂阔,但也知道军国大事不能托付给十三岁的童子,反而是朱文奎觉得督战更有气势一些,擅自做了修改。 其实如果他说要去观政的话,搞不好朱允炆就同意了。 当然,黄子澄也不是一点私心也没有,他也希望朱文奎能够和军方搞好关系,这样未来登基会顺利一些,所以他举了唐代宗故事,指出正是因为代宗就任兵马大元帅,与其麾下众将有同袍之义,所以才能顺利继位的。 朱文奎闻听后大为心动,所以才有了乾清宫的一幕。 事情泡汤后,朱文奎略微动了点心思,就知道了原委,一下子就恨上了郑沂。 而金幼孜为郑沂开脱的同时,却狠狠的踩了黄子澄一脚。 这种区别对待,其中缘由,不言自明。 平心而论,金幼孜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但是黄子澄所言,只是私下谈话,并没有流传出去,也就不会影响皇帝的决策,所以黄子澄认为没什么;但让金幼孜这么一说,却让朱文奎下意识的觉得自己受了欺骗,下意识的认为父亲反对自己督战,是因为“唐代宗故事”,殊不知这只是他当局者迷,以及心中趋利避害的下意识行为而已。 从那之后,金幼孜逐渐成为太子的心腹,而黄子澄则只得到了礼节的尊重。 很快,黄子澄搞清楚了其中原委,他不敢记恨太子,但从此对金幼孜恨的牙根痒痒,发誓要除之而后快。 但是,面对深受太子信任的金幼孜,黄子澄一时也拿他没什么好办法,他要打压金幼孜,但却又不能引起太子的反感,所以只能暂时隐忍,等待时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