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塔_第二十二章 道修和儒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道修和儒修 (第1/1页)

    从入文境开始,修仙者炼化灵气为灵力,修儒炼化文气化为魂力,世人称之为道始,也是真正确立了自己的修行路线。

    当然,如果真的更换修炼路径,就好比读室内设计的和读工程建设的分别去做室内装修,终究很多地方是有出入的,专业性有差距。

    当然影响甚少,凡三境的根本目的到底是筑就道基。

    入文对应的是修道的开光,开光即开悟,乃悟性开窍之意。达到此境界者会对世间万物有不同的理解。

    有这么一句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天才与凡人的分水岭,开光也叫开悟,至于对悟性的提升具体有多少往往不一而足。

    但是凡是成功开光的修士就获得了生命的自由权,古人常说“五十而知天命”“天衍五十,唯遁去的一”说的就是修士一般在五十岁左右就能切断cao纵自己的线,来到非线性的世界。

    至于对“五十”这个大圆满数的理解,也许就是“知天命”,也就是开光成功的信号。

    (简单的说就是能了解万物代表的更深层的含义,并且对自身有着更大的了解,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老死,超脱百岁的生命界限,只要修为不断提升寿命也会相应增加。)

    儒修的入文更多的是单纯的开悟,而悟性提升以及悟性对自身修为境界的提高远超于修真。

    这就使得儒修轻易便可以突破入文境,毕竟灵力和魂力有着本质的差别。

    下笔境对应的是修真的融合境,融合境,“身与神融”“心与念融”“精与识融”融合的不仅仅是你我的“意识”,也包括了“感觉”“物质”“精神”。筑基的身体跟修为开始结合在一起,是个能力提升的阶段。

    此境界的修士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融合万物”,通过后天的学习以及先天的本能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更改这个世界的微小或者伟大之物。

    儒修的下笔境,则是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能够就自身树立的世界观,将自身的感悟诉诸笔尖。

    也只有到达下笔境界,儒修才有真正的攻击手段,以自身魂力为引,构画阵势,御使灵气产生威力。

    关于境界的描述具体的也就凡三境以及入文、下笔境,更高层次的境界这上千本书中并没有涉及,即便涉及也是简单描绘。

    王宇一路阅读过去,异常推崇两本书,《儒道》《圣人说》。

    《儒道》的内容就像它的内容一样很平淡却韵味深藏:儒修的一生不同于道修的炼,也不同于体修的夺,更多的是一种悟。

    这也决定了体修炼体,道修讲身与神和,儒修则是修魂。

    儒修悟的是一种冥冥中存在的道理,它的修习可以说没有功法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一个不断认知世界,认同自己的过程。

    一个儒修的成就、境界在于他的世界观架构,坚定的信念,强大的灵魂。

    儒修从下笔境起便可以用魂力引动存在世间的灵气,使灵气组成一种特定稳定的结构,造成绝大威力。

    而道修在出窍前根本无法凭借自身引动空气中的灵气,只能使用自身炼化的灵力,或者依凭灵力驱物,抑或凭借秘术、法宝驱使天地灵气,总归没有魂力便易。

    魂力威力确实及不上灵力,但魂力本身是文气的升华,随心而动,心有多大,魂力就有多强。

    儒修炼化文气,心存一念,则五行灵力皆可御使;而道修,为了自身力量的精粹,吸收的多是与自身灵根相符的灵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