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给自己打工(下) (第1/3页)
“在北京混日子很容易,可想做成做好一件事很难!很难!真的很难!多少人成了北漂的大数据!数据!我们仅仅是一个即将成为过去式的数据!我们都来过又都将离去,不留一点痕迹,没有人会记住我们,就像死去一样。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明天依然会有年轻的笑脸出现在这个城市,可是你我随时都有可能从这里离去。我可以接受离开的事实,真的,我可以离开,但我不甘平凡离开,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不想平凡死去一样,我想在我们存在过的空间留下点痕迹,哪怕很微小!”这是一个大男人声泪俱下的内心独白,也是万千北漂的真实处境,有些东西不思考不等于不存在。 ——摘要! 李晓刚跟白总提出了部门配人的需求,因为老员工都被郭总安排着满满的工作,他手里的工作基本上没法推进,开会时说再好,计划布置的再周密,可下面的执行力远远拖着后腿,每次都是到了最后他跟李莎两人急着忙活解决一大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白总权衡再三同意额外配人,但流程依然得按公司的制度走,人由郭总申请人事部招牌,面试也是全权由郭总负责,人员招来后可以由李晓刚带着。李晓刚无奈只得同意这样的安排。 郭总却很不乐意,而郭总一不乐意,郝总就跟白总谈运营成本问题,白总顶着压力打了保票说相信李晓刚的能力,可以给他配人。 郭总同意配人但依然存心“给公司节省成本”,招来的人一水儿都是薪资较低的九五后实习生。不过尽管如此,李晓刚还是在营销部有了自己的团中团。 新招来的一共五人,四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子,五人似乎也非常团结,经常一起打游戏,一起定外卖,一起做午间瑜伽,一起狂淘宝,一起在办公室里屯大量的网购零食,相互分享品尝,一起准点儿上下班等等。 他们几乎很少跟老员工说话,就几人一个小团体一起嗨,也几乎不参合公司的事儿,给活儿就干,没活儿就玩儿游戏、追剧,倒是过得自在。这完全是跟李莎每次进入一家新公司时的状态是两种。 而他们很抗拒的是李晓刚给他们安排工作,因为从进了公司,郭总也只是笑着跟他们介绍说以后由李晓刚带他们,有问题多跟前辈请教,来公司多多学习云云,并没有说清楚几人是专门配给李晓刚的人手。几人也只以为李晓刚不过是个一般的老员工,跟他请教还可以,如果他给大家安排那就有点儿拿着鸡毛当令箭了,甚至阳奉阴违。 直到李晓刚特意叫了五人和李莎一起开了小会,说明情况,几人才开始渐渐听从安排。然而,也许在他们眼里是人权至上的吧,加班是基本上不接受的,除非李晓刚请外卖。 工作上除了自己的职责所在,多安排一点儿都会跟李晓刚理论半天,即使是自己职责所在的工作内容也是处处可见的敷衍,从设计的抠图粗糙、作图费时到文案的长时间酝酿和甩脸子称要改你自己写,无一不透露着难管,或者说不把领导当领导。 仔细观瞧他们的状态,你永远能发现他们上班时的愁眉苦脸,给一点儿活都抱怨,下班时抱着手机狂飙游戏的喜悦和追剧时毫不掩饰的爆笑或泪流满面。 而几人游戏玩儿的溜是出了名的,号称营销部游戏五仙。他们的爱玩儿游戏跟毕蕾和董研还不同,或者说是更任性吧。 游戏五仙的难管程度着实是令李晓刚头疼的,不过他总不能再跟白总提出换人的要求,一来时间上不行,二来再招人,如果还是由郭总招,怕效果也不会比他们好到哪里去,况且还得重新磨合不说,还要落得个用人挑剔的口舌,少不得只能忍了。而金牌营销讲师李晓刚也固执地想要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开导几人走向他想要的状态,不过任性的五仙远不是那么好开导的。 特别是在游戏上的交锋,无数次他看见众人凑在一起狂嗨的时候就走过去劝说:“游戏适当玩玩儿放松下情绪可以,如果当成你们全部业余生活就是在毁你们的前程。” 可每当这时候,他得到的总是一句话:“大叔你不懂就别发言好不好?”而如果他近一步劝说就只能得到一片黑脸了。 尤其是在下午茶休息期间,本来时间就不多,几人玩儿的正起劲儿时,李晓刚劝告的讨厌程度绝不亚于清晨熟睡之际的刺耳闹钟。 通常此时的劝告还会完全影响他们下午下半场的工作状况,从听到他说话那一刻起就眉头紧锁一个疙瘩,回到座位上见他不在身边了就抱怨他是资本家“剥削劳动”,然后剩余的工作时间里就剩下听他们摔鼠标、狂敲键盘或者牢sao满腹抱怨工作的声音。 倘若他不劝,大家可能到点儿了迟回工位几分钟,但玩儿爽了,一下午的工作氛围就要缓和的多,当然,牢sao满腹还是去不掉的,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讨厌自己的工作,总是会对自己手里的活抱有不满,不是抱怨时间太急,就是抱怨工作量太大,要么就是抱怨要求太苛刻,总之总有说辞。 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拒绝学习、拒绝成长,但是却要求必须给予他们均等的机会。有了某项明显露脸出彩的任务后,他们会说为什么有别人唯独没有我,倘或是某项工作之外的任务,他们又会说为什么只有我怎么没有别人。很奇妙的不公逻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