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0章 悠悠岁月(57)三合一 (第2/2页)
而这位拖家带口的来履职了,又是从京城来的,这基本就不用猜都知道,这是从大机关衙门出来的,下来到基层,也算是镀金来的。 一个人的履历得完整,就得有基层这个过程。 从唐朝起就有那么一条规矩,叫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没有在基层历练过,就没有资格去中枢任职。 所以,这官员的走向一般的途径就两个。 一个是没有背景的,一步一个脚印的从最下面往上走。一个是高,然后从大衙门出来下基层,下来不是正副处,也得是副科。 如今严厉走的无疑就是第二条路。 说起来,混的也都是一个圈子的人。在一起也就有了共同的话题。 史可和林雨桐挨着坐了,不去管两男人之间的话题,只说起了各自的情况。 “我以前在医院工作,如今也依旧在安排在医院了。”史可说着就笑“不过我是中医大夫,比较清闲。倒是也有时间照顾他们爷俩。” 林雨桐也释放善意“县城跟京城那是没法比的。有好些个东西还真就不好买。有什么为难的,就找我。我来给你办,到底是地头蛇,熟悉的多。” 大人说的意外的好。 尤其是严家两口子发现这一家子都能说一口地道的京片子,那就更感觉亲近了。火锅吃到嘴里,也是那么一股子熟悉的味道。 一顿饭下来,彼此感官都不错。 倒是小胖子严格,来的时候兴冲冲的,但走的时候却很不高兴。 林雨桐就逗了一句“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清宁又欺负你了” “没有”严格低着头瓮声瓮气的,“我开学就上三年级了,可清宁开学都上五年级了。说是明年这个时候她就准备上初中了是吧阿姨” 原来是这个啊 “没事”林雨桐摸了摸这孩子的脑袋“她在中学等你呢。” 大人都笑,送出门去,还能听见严厉说他家儿子“出息你不能假期的时候好好在家补补课” 两家如今离的不远,分的房子都在这一片。 “以后上学放学,跟严格一起”林雨桐回来边收拾桌子,边问一遍正打算上前帮忙的闺女。 “跟以前一样,他过来叫我。”清宁嘴角一直翘着,碰见小伙伴对她来说是个高兴的事。毕竟在县城,这孩子其实是没啥玩伴的。回老家还能跟清平和燕儿她们玩,可在县城,她的同班同学都比她大,人家玩都不爱带一个小屁孩的。 想想孩子也是不容易,“行了这儿不用你帮忙了,去忙你的吧。” 跟清宁不一样,清远的小伙伴可就多了。小孩子聚在一起,在巷子里滚铁环玩,要不就是趴在地上,在地上挖出一个小坑来,把从地方捡的苦楝树的种子,那种绿色的小圆球一样的东西,放在小坑里,然后趴在地上吹,谁能把那没成熟的绿种子吹出小坑,谁就算是赢了。因此这孩子,都是干干净净的出门,回来就跟挖煤的似的,脏兮兮的就没个干净的地方。 小老太一直就是奉行节约的人。用大铁盆在院子里晒上满满的一铁盆的水,脏猴子一进院子,就自觉得把他自己个扒干净,在盆里洗净了才敢出来。 出来之后衣服也不好好穿,就一小裤衩,三角的小内内挂着,穿着塑料的猪八戒造型的塑料拖鞋,底子上带着气门,一走路就咯吱响一声的。 只要这小子在家,就觉得闹的慌。哪哪都是吵的。 不光是吵,而且啥都费。 小老太这几天就念叨“这个月的电费得多少钱啊” 费电 为啥费电 因为俩孩子带着他们的小伙伴在家里吃冰给浪费的。 林雨桐不想叫孩子吃外面的冰棍。她是做食品卫生的,县城的冰棍厂的卫生情况到底及格不及格,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可现在的条件讲究不起来,就像是人家说的,我倒是想做的干净卫生,谁吃了都放心呢可咱有这条件吗 没有 所以还得凑活 冰棍厂做最便宜的那种冰棍,五分钱一根的那种,就是用自来水里的水加了糖精冻出来的。给模子里放上这种糖水,再放那种细细的竹签子,只清洗过,但并没有消毒过的竹签子。冻结实了出来一包装就行了。要是有的竹签子没冻到冰棍里面,这种冰棍就便宜一点,一毛钱能买三根。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样的,花钱少吃的多,没竹签子就不用竹签子,直接用手捧着冰棍吃。看的人都牙疼。再说那竹签子,吃了就扔,很多孩子沿着马路能捡一大把子几十根上百根,孩子们用这种竹签子玩游戏。一大把手一松,散落在桌子上或是地上,然后一根一跟的想办法挑起来而不能叫其他任何一根移动,否则就输了。孩子们把这种游戏叫挑竹签子。 当然了,冰棍场也回收这样的签字,一分钱一百根,依旧有人把这当废品,收起来就能换钱。孩子们是捡的多了以后,能拿着去兑换冰棍。 你说这样的吃食,敢放心的叫孩子们吃吗 怕他们嘴馋,林雨桐就自己做。酸梅粉搭着奶粉白糖,再加上点水果颗粒进去,冻上几个模板就够孩子吃一周的了吧。可谁能想到他们领一屋子的孩子,那点东西就不够分了。 不够分没关系啊。 清宁看了一遍她mama做,自家觉得是学会了。 反正就那几样东西,随便加呗。奶粉加的多点就酥软点,奶粉加的少了就硬点,糖多了就甜点,酸梅粉多了就酸点。每次做出来的味道就有差别,但并不影响吃。 然后就是没了就冻,没了就冻,又是这个年代的冰箱,本来耗电量就大。 小老太说,整天就听见冰箱嗡嗡嗡的响个不停,那玩意也累,被俩小祖宗给折腾的。 好在折腾的时间不长,还没等林雨桐抽出时间收拾这俩无法无天的呢,结果这个问题好像有了完美的解决办法了。 什么办法呢 补课去 没错就是补课 如今学校的工资一拖就是半年大半年,老师那真是过的拮据。 这一放暑假,这个老师那个老师都开始开起了补课班。补课费不贵,二十天才收十块钱。而且这些老师都不太好意思上门,都是找家境一般,孩子又比较活泼外向,跟同学都能打成一片的那种孩子,叫这些孩子去同学家,一个一个的挨着通知去。 还有些老师,比如美术老师,音乐老师,也开一些课程。有个年纪大的美术老师,就开了个书法课。别看这课的明目,也要紧的很。在县城,你说叫家长花钱叫孩子去学画画去,那大部分人的认识就是,那不就是玩吗画画能有啥出息。但你说要是开的书法班,这就不一样了朴素的观念里,认为字是人的门面,这个门面还是要装点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