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_第两百二十章:口出狂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二十章:口出狂言 (第2/2页)

在各关津找借口扣下那些信使...只要十天之内没有信息往来,这个分行就能开起来。

    既然太子能请得动那些世家,就必然有足够的手段让那些族长滞留在长安。就算那些族长再不情愿,总不能这边刚离开长安,那边就反目吧....

    而杜如晦则想着明天就去太子那里打探个究竟。

    其他人都在帝国银行里忙乎,只有他被委职在工部担任屯田郎中。当然,他也清楚这只是个过度,入相只是早晚的事儿。这关乎太子与那些世家之间的斗争,可不能指望着长孙无忌能出什么好主意。

    殷清风说道:“清风谏议,王行长带一百人去洛阳。在九月底之前,只要那些世家没有制止普通百姓进行铜钱兑换,就可按部就班的在各州开设分行了。

    而另一边,魏行长或房行长可带人沿途向益州开设分行。

    不管是向东还是向南,清风谏议是以以点带面的形式进行。”

    “以点带面!太好了!”

    他们早就想到了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开设分行,但人家给建议了总不能没表示吧。于是,房玄龄为了不冷场,故作兴奋的赞美了一句。

    殷清风也没在乎这些,他只想早点说完早点儿把人撵走。

    “清风另一个拙见是,向东一路的分行暂时不对外进行借贷。借贷是那些家族很重要的敛财方式,在没站稳跟脚之前,还是按兵不动为好。”

    这个谏议不错,王珪首先认可了。

    “另一个谏议是,让太子选派一支队伍作为银行的专属守卫。银行是国之重器,任何人敢在银行闹事,都以最严厉的律法进行惩治。”

    “这个谏议妙!”

    王珪终于得到有用的谏议了。

    银行有了这支专属的守卫,不但能看护银行的安全,往返长安运送铜钱也安全许多。

    “大唐的屋舍都为木质结构,一旦起火,再有暴徒行凶,损失的可不是几条人命和一些钱财了。如果是有人暗地策划,分别在各州行事,这开设分行可就举步维艰了。”

    这些问题他们已经想到了。

    他们打算将分行两边的房屋都拿到手,然后拆除一份,以留下足够的空间。现在又有了专属的护卫,安全就更有保障了。

    “清风手下有几个人会使用水泥建造房屋,到时候可以借调给王行长差遣。用水泥建造的房屋很难毁于祝融。”

    这个谏议有用!

    “分行留下六成作为准备金,其余四成和熔铸所得利润要押运回长安。或者,朝堂在各州要修建道路和水渠等,可直接从分行调拨钱财。

    银行在兑换完新旧钱币之后,主要盈利的方式,一个是收取百分之一的手续费,另一个是借贷。

    刚才在东宫那里已经说了,借贷给商户或工匠是最稳妥的。

    如果想得到更多的收益,就要主动去找那些商户和工匠,给他们讲清楚如何借贷,让他们大胆的到银行去借贷。否则,单靠一些手续费,只能勉强够一个分行的俸禄开支。

    银行可以在运行几年之后,改变俸禄制度:手续费缴纳给国库,而借贷所得的收益以俸禄的形式发放下去,朝堂将不再向分行的官员支付俸禄。”

    四人呆了很久,才由王珪问道:“这个...真的可以?”

    殷清风所得:“没什么不可以。

    开设银行的目的,初期是为了兑换铜钱,长远是为了加快钱币的流通。在商业没有达到一定的繁荣程度之前,借贷所得也只比那些官员的俸禄多一点点。

    而且,这么规定下来,一些没能力的人可以淘汰下去,又可以促进工商的繁荣。”

    四人相互看了看。这事儿还得回去后再讨论讨论。

    殷清风说道:“清风对银行的设想就这么多了。四位先生...”

    王珪见殷清风要撵人了,他想了想又看向其他三人,见其他三人也没什么要问的了,就准备起身走人。

    这时,就听杜如晦说道:“如晦现今在工部任职屯田郎中,不知少郎君对如晦有何指教?”

    殷清风心说,李世民对这四大金刚还是蛮照顾的。一个去推广农业,三个去忙乎银行。只要三五年,这四人就能凭着这铁打的功劳而获得宰相职位。别人想发对都没理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