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二章:制造惊喜 (第2/2页)
的城池之前,必须到所在的州府、县衙办理过所。 长期离开所居住的城池而无登记的话视为“逃亡”、“浮浪”,是违法行为,但是出门求学、求官却是例外。 出行的百姓在经过渡口、关隘、进入城池、住店时要出示过所,而官员外出公干时要有尚书省开具的公检,然后凭借着公检到各地的驿站投宿。 李世民问道:“你小子要外出?去哪里?” 殷清风回道:“小侄曾答应过月丽在宫里的侍女薛繁星帮她找到家人。小侄通过她的描述,想去河东蒲州一带探访一番。”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有爵而无官职在身,只需去民部办理即可。 既然你决定亲自走一趟那就早去早回吧” 殷清风不知道李世民为何在听到他要外出的消息,会变得怎么说呢,是阴沉吗?反正不是好心情。他的一举一动都不想引起李世民的猜忌,所以才会来报备他出行的消息,结果 带着一肚子的猜测,他来到民部。 民部属于尚书省,位于皇城内部。 尚书省下属的其他五部的办公室与民部一起,都在一个大院里。其中,吏部相当于人事组织部民部相当于民政部加财政部加交通部加建设部兵部就是国防部喽刑部相当于司法部加公安系统加法院检察院吏部相当于教育部加文化部。 唐朝的中央机构都在皇城里办公。 进到里面的殷清风满眼看去都是一座座一列列的房屋院落,让他搞不清楚民部在哪里。好在他脸皮厚,逮住了一个年轻的官员问路。 这个年轻的官员快速的瞄了一眼殷清风腰间的鱼袋,然后恭敬的给殷清风指了路,还亲自带他到了民部的门口。 向那官员致谢后,殷清风走进民部的大院。 这里的人还真是不少。一些人坐在院子里相互交谈、一些人站在那里闭目养神,看看他们的架势好像是在排队。第一次来这种地方的殷清风吃不准自己现在应该怎么做。 殷清风眼睛扫了一圈儿之后,他把目光定在他前面不远处交谈的两个人身上,他走上前去,“冒昧打扰二位了。” 那正说些什么的两人一起转头看向殷清风,殷清风做了个拱手礼说道:“冒昧了,我想请教下这过所如何办理?” 听到殷清风的问题,二人惊讶的相互看了看,有扭头看向殷清风,其中一人不确定的问道:“这位小郎君可是要办出行的过所?” “是。” 另一个人连忙说道:“这位郎君,你看那个院门没有?你进去之后就有人招呼你了。” “打扰二位了,多谢。”殷清风客气的拱了拱手然后向那院门走去。 他离开后,那俩人议论了起来,“王兄,难道你认识这小郎君?”“我自然是不认识了。可是你看他的年纪和气度,肯定是哪位贵人荫封的后人。” “哦刚开始我还诧异怎么跑进来一个少年呢,让你这一说我才反应过来。” “这种鼎食人家的儿郎,还是小心应对得好,谁知道那句话就得罪这帮膏粱子弟了。” “是啊,这次进京小弟发现这长安城里的朱门子弟很是跋扈啊。” “为兄昨日还遇一群少年郎狂马奔驰,也不管路上是否有行人。若不是我听见马蹄声赶忙躲避,说不定这时已丢了性命也不一定呢。” “哎听说好多权贵都做起了商贾之事。这有了钱财,儿郎却放纵不管,真是哎” “多言无用,我们今天来此报道之后,赶紧把那新的耕植技术学会了,就赶紧回属地去吧。这长安城啊,不是你我现在能呆的地方。” “是啊” 顺着那人指引的方向,殷清风走进了一处并不大的院落,里面也显得有些冷清。等他再次询问之后,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面,一位面目严肃的青年官员接待了殷清风。 只见这人问道:“来此有何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