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山村旧事 (第1/1页)
董坤源扶起了自己的孙儿,爱怜的把董啸抱在怀里,“孩子,怎么,还哭了。” 董啸摇摇头,说道,“没有,爷爷,我是感动,我是触景生情。一想到,几万名祖先睡在这片土地下边,我就有点不能自己。” 爷爷懂董啸,这是一个性情的孩子,这是一个值得托付,能够承担的孩子,只是,他还需要时间,需要成长。 或许,未来有一天,他真正能懂得,生命中重要的是什么,他应该做些什么。 但这对于一个刚刚二十一岁的孩子来讲,实在太沉重了。如果是他,也是想这一天,来得晚一些。 董坤源笑了,他虽然已经七十一岁了,但身体非常好。 他在心底说,“孩子,你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吧。爷爷再不济,给你守护到80岁,再传到你父亲身上,你父亲守到75岁。我们,等着你。” 华夏大陆之人讲究风水宝地,死后也要选一位聚福之地,以利子孙后代,这大梦山,确实是一座宝地,背靠巨大的太行山脉,旁边是奔腾不息的漳河水,再往前是浩大无边的母亲河黄河,大梦山本身,林深草密,珍贵的树木草种、动物禽类不讲其数,是一座方圆两百多公里的深山大岭。 爷爷董坤源在小的时候,给董啸讲大梦山和潞城的故事,总要翻起那三个最令人恐怖的故事。 而这恐怖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当代,也就是董啸父亲董承乾他们那个年代。 这第一个故事,是狼的故事。狼的故事年代很长,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绵延了近四十年。 大梦山多狼,多到数不清,但大梦山太深太大,狼不犯人,人不犯狼,狼与人,倒也相安无事。那时节,潞城农民垦出的农田,也仅仅到大梦山脚下,就止步了。 这里边有个传说,说四十年代末的时候,开始大规模向大梦山垦田,放火,烧山,人向大梦山要粮食。田就垦到了山脚下。 有一天,大梦山脚下一个小山村里,最勤奋的一位农妇,乘着天刚微微亮,就出发去垦田,把田给挖松软出来,以备秋种。 从山脚往山上爬,有落差,农妇把手中的锄往上一用力砍,把住,然后人抓着锄的木把,爬了上去,刚一抬头,吓个半死,一只大狼,顶着巨大的头和铜铃般的大眼睛,就蹲在离她锄头半米远的地方,虎视眈眈的望着她,但却没有扑过来。 这狼哪像人说传说的,像土狗一样,大一点啊,明明就是一只半大的小牛犊子啊。 “妈呀!”这农妇一声喊叫,松开双手,摔了个屁蹲,但顾不上疼,撒腿就往村里跑去,吓得都尿裤子里了。 村里人不信,说她自己吓自己。但她却是亲见,再也不出来垦田。 但向大梦山要粮食的大工程,怎么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儿,就停顿呢。于是,农田直接向大梦山延伸了十几公里,几乎达到大梦山的十分之一面积了。 这只是大梦山潞城这边的功绩,围绕着大梦山的另外三个方向,估计也干了同样的事情,于是,一座方圆两百多公里的大山,将近一半被开垦成了农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