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仲夏 (第1/1页)
大业十一年,仲夏(五月)之季。 方黎不由得想起大诗人白居易的那一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陪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而这一刻的白城郊外,千万亩旱地水田正是如此景象,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经过徐白带领的务农行家,还有方黎请来学宫的那批夫子们推广这一法两具,两个月的以来,不止北塬和南山,就连城西、城南,临近白河水的那一片荒地,在高温堆肥的作用下,土壤的结构发生了莫大的改变! 这种人工厩肥,两月以来,方黎带着徐轩一伙人,扛着耒耜,拉着曲辕犁,训练结束就往地里跑,与寻常百姓农家交流,众人每隔半月就翻土一次,充分利用羊粪与马粪等牲畜为肥,将原本干旱不毛的盐碱、荒地神奇地变成了一亩亩良田。 在这播种后的两月来,白城的所有百姓都看在眼里,自家地里长势旺盛的田苗、水田那高耸的稻谷都是rou眼可见。 看到满城的丰收之景,方黎家中那数百亩良田亦是一片金黄,芸娘更是亲自下地跟着方黎一同收粟,她从来没有见过一亩地能产出如此多的粮食。 白城百姓对于方黎现在甚是感激,家家户户都交口称赞,那些娃儿只要成丁,都会被家中父母拿鞭子抽着送往军营,美名其曰:正役! 徐轩这下终于理解方黎的做法,暗地里与官府争经济、争民心,此举正是民心之所向。之前六十人的军营,如今眨眼又扩充了数百人,逼近两千的军营,以前的地方都装不下。 而本来朝廷每年的正役,人人避之不及,如今白城百姓趋之若鹜,那些年老之人更是恨不得自己投入方黎营下,当一名戍卒服役,这一幕让方黎都哑然失笑。 他因此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士卒,驻守大椒岭,往来于白城之间,司马晃代为押送粮秣,顺便……也能运送来一批大椒,满足了方黎一个吃货的本性。 站在白河河畔平坦的塬上,零星分布的水田、一望无际的旱田尽收众人眼底。 方黎不由得吟道:“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无啄我梁,无啄我黍……” 徐白道:“黍稷稻梁,农夫之庆矣。 白城一带的这些山岳河谷地区,原本低处水分虽足,却肥力不够,高处相对干旱,水力不够,所以今人大抵多种粟而少种梁,以其损地力而收获少耳,因此多种粟稻。” “如今推广一法两具,使得人人务农,肥力、灌溉之水充足,荒地变良田,我算是真心服了你三郎!” 徐轩哈哈一笑,“你才知道哩伯兄,三郎近些日子还做出了几台扬谷机车,我原本也没有想到,可是还是三郎聪慧,根据那杠杆作用之力想出的这个法子。” 方黎颔首,经过这两月有余的农活,他对如今这个时代的作物也有了一些认识,原本的七种谷物,在徐白等人的日常熏陶下,一一熟悉,“膏粱谷穗有毛,白梁穗大、多毛且长,米亦白而大,然梁虽粟米,却细论则别,粟稻多不同也。” 膏粱之所以种植少,就是因为其并非主要作物,一亩制米三升,且收获过迟,有时农家因为缺粮,也只能早收其作为口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