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官渡之战(1)大战前夕 (第1/1页)
大明崇祯十三年一月中旬,元宵节。 刘勇、翠儿、元春兄弟在山洞厨房包汤圆、包饺子,老太太、媛儿坐在客厅说话,过了一会儿,刘勇端着热腾腾的饺子进来了,后面跟着元春端着汤圆,刘勇将饺子、汤圆各盛了三碗,每人一碗饺子、一碗汤圆,看刘勇忙进忙出的,“勇儿你也是的,君子远庖厨,何况你还是一个将军,还是教主,这些有下人们干就行了”,老太太埋怨道,“老太太,我就是不放心他们的手艺,再说了,我也喜欢干这个”,刘勇笑笑说,姑爷的随和现今已是远近闻名了,“这汤圆好吃”,老太太咬着一个汤圆疙疙瘩瘩地说道,“那也不看是谁做的”,说着刘勇将一个饺子夹给媛儿,“蘸着醋好吃”,媛儿现在有五个月身孕了,自媛儿怀孕后,刘勇就天天呆在首阳山这边,每天亲自下厨,还把老太太也接过来陪媛儿。 三人正吃着呢,外面一阵马蹄声传过来,刘勇到外边一看,只见是王明章的警卫和一个他不认识的士兵,那士兵见到刘勇,单膝跪下行了个礼,“总督大人檄令”,说着将一卷文书递给了刘勇,刘勇让元春领他们二人下去吃饭,自己打开卷轴,“……令你部于一月二十五日前赶到太平县官渡镇,不得延误,否则军法从事。陕西督三边总督府”,等那个传令的士兵吃完了,刘勇问他:“这位小哥可知出了何事?”,那士兵抹了抹嘴说:“小的只负责传令,其它一概不知”。将王明章的警卫拉倒一边说:“小虎子,畯功派你过来时说过什么吗?”,“将军,来之前王将军已向杜大人打听过了,听说是张献忠又过来了,现在在大宁附近,正朝太平县开过来”,“你马上回去告诉王明章,让他留下第三部,其它人由他亲自带领全部开到首阳山大营,三日内必须赶到,不用带辎重”。 饭后刘勇来到吴王村,自六月接任天道宗的教主之位后,周边三十里范围内的手艺人全部迁到了吴王村,刘勇将其中的铁匠聚在一起组建了一间铁器作坊,将木匠聚在一起组建了一间木器作坊,在兴安也挖了一些匠人安排在这两间作坊,目前吴王村的铁器作坊有三百多人,与兴安州三家铁铺加起来的人数差不多,目前首阳山大营的枪头、长刀、腰刀、箭头、铠甲、燧发枪全部在这里生产,木器作坊也有一百多人,主要生产枪柄、大车、独轮车等,果树林对面的杨王村有一个规模的制衣作坊,前两年剿匪解救的大部分女人全部安排在那里,在教里一些裁缝的指点下生产一些军服、被子、毯子、背包、帐篷什么的。 就在首阳山的正北面,就是刘勇当时从那边溜下来逃到首阳山的山脚下,一溜开了八座大窑,里面正在炼制上好的精铁。因为秦岭南麓、大巴山北麓分布着大量的小铁矿,这汉中-兴安一带是历史上陕西省最大的铁器炼制中心,刘勇来到大明朝后一直为铁器的质量耿耿于怀,后来想到自己后世在普通部队时准备报考军校时复习过的一些资料,其中就有一本中国古代军事科技史的书,隐约记得一些上好钢铁的炼法,就将这些残存的记忆告诉了教里烧窑的工人,工人经过实验后大获成功,现在首阳山的铁器质量已经超过兴安州了。 刘勇走进铁器作坊最后一间房子,里面七八个人正在装车轮呢,话说到现在他也没有找到一个能做木头车轮的木匠,兴安州倒有,但人家不愿意到这山里来,后来他灵机一动让作坊的师傅在炼铁的窑口旁边的一块石板上,先用大号的圆规(两根木头绑在一起)画一个圆,再画上车轮图案,让石匠沿着画好的模型凿开,然后涂上一层泥浆,晾干以后再涂一层,泥浆干透后将铁水灌到模具里,成型后取出粗胚再反复锻打就变成铁轮了,再将铁轮送到铁器作坊进行组装,轴承是没有的,刘勇想的办法就是将一根大铁管固定在车身下面,铁管内壁涂上菜油,里面再套一根口径略小的圆铁棒,圆铁棒两端连着车轮,车轮着地的一边再包一层软木,用细铁丝、胶水固定,一个既结实耐用,又有一定防震效果的新式车轮便出现了,目前首阳山、兴安两个大营用的四轮、两轮、独轮车都采用这新式车轮,跑了几次紫阳——兴安,效果很好,就是太费菜油了,最后刘勇不得不专门购置了两千斤菜油作为战略物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