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一九九章 假虞灭虢(求票票) (第1/1页)
“……” “法子倒是可行,就是……需要速战速决,需要尽快将事情做好。” “还要做的不留痕迹。” “箕子朝鲜的结果已经无法改变了,我等唯有尽可能将乌孙的局势撑持下去。” “唉!” “箕子朝鲜的现状但凡好一点点,我等也不至于如此。” “……” 乌孙国主性情不定,秦国在河西的动作越来越多了,明眼人看着都可以猜出是什么事情。 那个乌孙国主是怎么想的? 难道真想着投降秦国?然后得到富贵?可以长久的富贵下去?想的那么好? 还是说有其它的考量? …… 无论如何,乌孙国主接下来必须同他们站在一条线上,一起对抗秦国,必须竭尽全力。 法子。 还是有的。 乌孙国主所想或许有退路,接下来就要让他没有退路,将他的退路全部封死。 “箕子朝鲜的人,都是废物!” “别让老子碰到那些人,否则一刀刀的全部把他们劈了。” “去乌孙边地屠灭城池,老子去!” “老子已经忍不住了,非要杀一些人顺顺心。” “……” 先前的一位狂怒暴躁之人再次洪亮之音荡起。 杀人。 自己喜欢。 现在更加喜欢。 若非距离乌孙边地有些远,现在就拎着刀前往了。 “事情既然落定,肯定要尽快解决的。” “待会就调遣一些人手前往,三日之内,必有结果!” “十日之内,最迟不能超过半个月,定要让乌孙国主心思定下,不能继续眼下形态了。” “……” 既然一位位兄弟都没有什么意见,事情就那般定下? 施为起来,也不难。 数年来,乌孙之地,人手还是不少的,还是足够为用的,希望乌孙国主识时务! “说起来,箕子朝鲜的根源,还是在于之前的关中灾情,那些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去关中生乱。” “关中,是秦国的根基之地。” “如若关中那么容易就乱了,秦国早就出事了。” “秦国也非现在的秦国了。” “那些身无大谋之人在关中行事,除了死伤很多很多人,一点点用处都没有。 “死了一些秦人有用?” “咸阳宫也没有什么大动静。” “除了最开始放了一把火,后面真真是一群妇人所为,扭扭捏捏的,真是想让人一剑了结他们。” “……” “若无关中之事,嬴政他也不会决定对箕子朝鲜有那样的动静。” “都这些年了,那些人真是一点点长进都没有。” “真不知道当年是如何活下来的?” “难道就是贪生怕死活下来的?” “……” “嬴政如今应该在江南巡视吧,先前有力量在关中为事,他们接下来不知是否有胆量在江南刺杀嬴政!” “他们真的有胆子施为,老子还算佩服他们。” “真要没什么动静,真真废物。” “……” “一支支王族之国都已经沦亡十多年了,这些年来,一直对我等吆五喝六的。” “老子都快忍不了了。” “……” 箕子朝鲜的事情,令人不快。 在这里还不能够好好抱怨,那也就太憋屈了。 箕子朝鲜的事情,向前算一算,落在关中之事上,那些人脑子都坏掉了,怎么想到在关中做出乱象的? 那里是嬴政只手就可触摸的地方,也是秦国力量最强的地方。 结果! 可想而知,好处没有得到什么,不好的事情一大堆,死伤的人很多很多,因影密卫和罗网的缘故,相连的许多人也被揪出来了。 关中之地落下人手,可是不太容易的。 数年乃至于更久的暗子,一朝就没了。 还连累箕子朝鲜了,若没有嬴政对箕子朝鲜增派力量,以箕子朝鲜的实力,对抗叶腾……还是可能性很大的。 或许……。 现在再说那些是无用了。 那些人依仗着王族的身份,这些年来都做了什么事情?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烂事。 一次次的刺杀嬴政,有所得? 箕子朝鲜也没了。 接下来要如何? 还要继续刺杀嬴政? 嬴政已经出咸阳一段时间了,应该到江南了,不知他们是否会有什么动作! 诸国沦亡之后,因那些王族之人的力量强、威望高,他们才归附于他们身边。 只是希望将来可以有机会将一切夺回来。 …… 一晃十多年了,一切都夺回来了? 没有! 不仅没有夺回来,反而失去更多了。 真真令人失望! “慎言!” “慎言!” “老弟,慎言。” “你的心情,我等可以明白,然……我等之力本就不强,若是没有那些根深蒂固的大人们支撑,这些年来我等会更加艰难。” “尤其,面对秦国那个大敌,我等是不能内乱的,是不能够有内耗之事的。” “否则,只会白白让秦国得利。” “我等在乌孙之地的这些年,日子还是不错的,财货足够,美人足够,事情……要尽力而为。” “待今岁的事情了结,咱们就可以回去了。” “……” 旁侧传来一道极力压低的细缓之言。 那些大人们的决定,他们不好评判,也许大人们有大人们的想法,乌孙之地,大人们有眼线的。 被大人们知道,就不好了。 箕子朝鲜那个结果,想来那些大人们也是不愿意逃走的,毕竟都在那里落下很多力量了。 兄弟们小小抱怨一下就好了,有些分寸不要过了就行。 “哼!” “有本事接下来在江南之地,将嬴政杀了,我才佩服在诸夏享福的那些人!” “……” 虽不乐意,抱怨之人还是收拢性情。 实在是。 一群人书信连通好了办事,而今,一些人将事情办的乱糟糟,连累他们的事情都不好办的。 还不能抱怨? “都少说几句。” “关中的事情,也非你等所言的那般简单。” “起码,儒家现在就被好好收拾了一下。” “齐鲁之地,若是上次在桑海,儒家的人肯出力,嬴政定然难逃。” “儒家太怂了。” “读书人都太怕死了。” “怕死!” “数月来,儒家的人死了不少。” “关中的事情和我等无关,以后少说些。” “……” “嗯,白尾飞鸦!” “有消息来了。” “……” 兄弟们小小抱怨,是无碍的,毕竟……箕子朝鲜出了那般事,但凡是个人都会不满吧? 也可能是那些大人们希望省下一些力量,以为将来所用。 毕竟。 真要在箕子朝鲜同秦军争锋,秦军就算全死了,对于如今的秦国而言,损失也非大。 箕子朝鲜的人全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