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汉_第六章 握手相别去(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握手相别去(续) (第2/2页)

刀子扎破了踩着马镫的脚面,一时血流如注。当时自然不必多提,而此时随着张辽向营垒外侧匆匆撤退,曹休便趁机在马上俯身脱靴,准备就在战场上匆匆包扎一二——精锐甲士随着一个小包,里面装着开水煮过的干燥纱布,乃是曹cao从征伐黄巾时便学来的事物了。

    这么一个小玩意又不重,却可以在必要时救下宝贵甲士、甲骑的性命,实在是最划算不过的装备。莫说此时的燕军与曹军了,便是当初士燮全家和朱儁全家在交州开片的时候,战场上就已经少不了这玩意了。

    回到眼前,曹休刚刚脱掉靴子放在马鞍上,然后撕开装着纱布的小包,正要俯身包扎,却又闻得曹纯军令,却是不顾脚面上的伤口,反而只是咬牙用纱布捆住脚踝止血,然后便再度套上了鹿皮靴,并回身抬矛呼喊,慷慨激烈……乃是要求一千虎豹骑随他折身回营,准备迎战大营右侧的成廉所部!

    且不提曹休如何,只说曹纯率虎豹骑初战得利,强突张辽部铁骑得手,一时士气如虹,而等到他们只带两千骑继续向北撞上正与黄盖部厮杀的张辽余部后,却更加振奋!

    原来,如今燕军各部皆是混编而成,其中既有常在邺下驻扎使用的所谓常备精骑,个个都是跟曹军虎豹骑一般的待遇,他们不仅装备精良,几乎是全套铁甲长矛,而且弓马俱熟,日常训练不止……但也有从各个郡国征召的所谓有过战争经验的精壮征召骑士。

    而混编之后,一般是保留一半核心精锐为将领本部,另一半则升职为军官去带领这些征召兵。这么做,自然会有效提高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但反过来说,这么做明显会降低部队的平均战斗力。

    实际上,曹cao的虎豹骑本身就是一种反过来的套路,他是从各地征召军中精锐,甚至是集中抽取优秀军官而形成的一支及其精锐的部队。

    所以此时两军混战,虎豹骑一战得手,迫使张辽向外侧拉开以后,再向北来战,却发现剩余的张辽所部,除了战马外,单兵素质、军事装备其实都并不如自己!非只如此,因为黄盖的突然中途杀出,落在后面的张辽部本身是停下来,是丧失了机动优势的部队。

    如此局面,也就难怪曹纯会兴奋了!其人此时甚至开始幻想,能不能靠虎豹骑与四营步卒联手成功解围,以至于逼退公孙珣的四万骑兵了!

    若是成功,此战虎豹骑必然名扬天下!

    张辽部遭此打击,偏偏后援尚未成功连结,一时颇有离散崩溃之兆。而其中一股约一两百,明显是一曲编制的骑兵更是被曹纯窥的便宜,直接围上,试图全歼。

    乱战之中,其中一名明显是征召兵的燕军骑士和同伴奋力杀了一名虎豹骑什长后,满身是血,稀里糊涂竟然脱出重围,来到战场偏西的外侧。

    等此人回过神来,左右环顾,先看到张辽旗帜就在更西面不远处,而旗下自家主将身影清晰,分明正在指挥整备脱离战场的八九百本部精锐,更有外围骑士招手让自己前去汇合。可再回头一看,自己所在曲队袍泽却依然在包围之中!

    于是乎,其人一时气血上涌,便远远用河间口音放声喝问:“张将军眼中难道只有自己本部邺下精骑吗?我等安平、河间征召骑俱不值钱?!”

    言罢,这名出身河间的征召骑兵也不等张辽有所回应,便提矛单骑而走,乃是向东面挨着敌营乱战一团的战场方向归去!

    须知道,张文远本就是军中出名的霸王脾气,素来不服人,所谓邺下军中第一个刺头,军中派遣的护军司马、长史、主薄等佐官见到他就头疼,人人都怕到他部中,在官场中的名声就更差了。

    而另一边,其人却又是公认的与麾下士卒关系极佳,素来是食则同案,寝则同房,甚至还常常为士卒出头,乃至于分发赏赐,替退役士卒娶亲买房。

    故此,刚刚他不顾后援,轻兵冒进,以至于被曹纯迎面撞上,当场死伤逾百,早已经愤恨难平,几欲发狂,只是为了及时止损方才咬牙避战,将核心部属拉出来整备而已。此时却居然被新加入的属下误解,以为他张辽居然是个不顾袍泽的懦弱惜身之辈,哪里还能忍?!

    而羞愤之下,张辽既不说话,也不下令,竟然一声不吭,直接弃掉长矛,从马后取出两只半长不长,半短不短的手戟,然后双臂齐张,两腿猛地一夹胯下坐骑,便如一只张开双臂的铁鹰一般,随那名折返冲锋的河间征召骑一起向西面乱战一团的军阵而去!

    此时其人身侧不过勉强汇集了八百骑而已,俱是养在邺下的旧部精锐,有些干脆是相随多年的并州、关西旧部,此时见状也不再计较队形,而是纷纷勒马提速,自然而然形成一个锋矢之阵,随自家主将直扑向西!

    “将军!”虎豹骑中早有人眼尖看到张辽动静,然后遥遥相指。

    “本就欲寻他,死狗贼竟还敢来?”曹纯见到是张辽逃而复返,虽然盛怒一时,却居然不慌。

    毕竟,按照曹子和的经验,一支千把人的部队,死了一两百,早就军心溃散了,勉强重聚,再做差不多的杀伤,必然彻底溃散!

    所以,他并不以张辽为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