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纪氏反思 (第1/2页)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青墨矮缸里的冰块化尽,晏莞进屋后先蹲在门口将双手贴着缸壁内凉了凉,望着屏风处若有所思。 过去,她总觉得只要有爹娘在,什么事都不用怕。 可今日才晓得,原来他们也有困难的时候。爹爹在外被人算计,母亲自乱阵脚,隐隐的感觉家都要散了。 手心传来凉意,莫名的令人镇定,她收回手举步往里走。 纪氏就坐在闺女床头,听得脚步忙背身过去,拿帕子匆匆抹眼。抬头时眼眶又红又肿,根本掩盖不住,嗓音犹透着沙哑,唤了声“莞莞”招她近前,强笑着柔声安抚:“别怕,爹娘没事。” 晏莞会撒娇会耍赖,但安慰人却很不擅长。她从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觉得自己嘴拙,因为根本就明白说什么都没用。 这是晏莞初回见母亲流泪,记忆里她从来都是神采飞扬、精神矍铄,鲜有这般黯然心灰的模样。 主动依偎过去,她抱着对方轻问:“娘,我们什么时候回遵义?我想二舅舅二舅母和豫表哥了。” “莞莞觉得燕京不好吗?”纪氏搂住女儿,轻轻抚其后背。 晏莞摇头,“不好,一点都不好。” 纪氏闻言就心酸,“是娘让你受委屈了,过得不如以前随性快乐。”说完想起丈夫的话,道女儿没有世家闺秀的德行,那声声不满和埋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回。 她知道他是真的不满,但依旧不愿承认自己的女儿不好,忍不住就道:“我的莞莞这般乖巧懂事,哪有他说的那样。” “可我帮不了娘。” 晏莞喉间涩涩。仰起头瞅着母亲说道:“我刚刚都听见了,爹爹是故意上当的,他想设计中计反抓害我们的人,对不对?” 纪氏是不怕女儿知事的,并不隐瞒的颔首。 晏莞合下眼睑,略带失意的再问:“爹爹是不是觉得我们不顶用,帮不了他还反而会坏事。所以就故意不告诉我们?他觉得我们不可靠。不能被信任,是吗?” 这就是丈夫的意思,纪氏心知肚明。 刚刚被说得哑口无言。这会子却舍不得女儿与她一道难受。抬头努力忍着眸底的晶莹,慢慢拍着她回道:“哪里会不信任莞莞?是娘的错,娘没顾着场合乱发脾气才坏了你爹的事,你还是孩子想这么多做什么?有什么事爹娘会处理好的。” 晏莞就拉住母亲安抚自己的胳膊。倔强的拆穿:“娘不要骗我,我知道爹爹的这事您处理不了。而他甚至都没有想过让您处理,是不是?” 她将脸埋进对方胸膛,闷声直言:“我知道的,娘心里不舒服。爹爹伤您的心了。” 闺女的这几句软声细语比什么话都催人泪下,纪氏紧紧环住身前的人儿,面庞倏动。又怕失态抬帕子去拭。 丈夫的话言犹在耳,句句都直戳心窝。道她为妻不贤、为母不周,直接否了这十来年的夫妻感情。 她以为的伉俪情深,在其心中原来只是一味的退步忍让,竟是自己误了他吗? 刚刚那幕之后,过去许多他数落自己霸道、不讲理的画面都浮现出来。独身坐着的时候,就想起以往娘家二嫂的话:“……不是我做嫂子的要见外生分,你真不能遇着凡事都往纪家跑,会让姑爷误会你是在借兄长在压他。你二哥是武将不比文人,说话直接和姑爷原就总谈不到一处去,有些事你们兄妹没放在心上,但难免要惹姑爷多想。” 在遵义的时候,纪氏总以为是二嫂杞人忧天,现在才知道是错了。丈夫定是真的如她所说,每次小吵之后自己当做没事儿般揭过,却不料他的怨气积得那样深,心中真说不出是何滋味。 当初晏家老太爷向纪家提亲的时候,她虽信任父兄但仍是要眼见为实。那年春闱刚过,学子们结伴踏春,在城郊亭外游水赏花。 他年少得意,又生得丰神俊朗,风华并茂的年纪举手投足间俱是温文儒雅的气质,同她从小接触的兄长不同,当时就被迷了眼。 她兴冲冲的跑回府,同父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