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第2/2页)
红,昨日全给挖了出来,今儿你来,小老头高兴,给你搬了一壶出来!”酒坊前忙前忙后的老掌柜咧着嘴朝帝梓元笑,一口大嗓门整条街的人都听得见。 帝梓元是他家酒馆的常客,每隔上十天半月的总能瞧见她一个人在深夜里坐在他的酒坊喝酒。这地儿偏僻,平时客人不多,夜半的时候大多只有帝梓元一个客人,唠嗑唠嗑着也就熟了。 “哦?你家的二丫头都要出嫁了?前几年我见她的时候才是个女娃娃呢!难怪今日这酒对我的脾性,原来是掌柜的你藏着的女儿红!” 笑声温和爽朗,酒壶倒酒的声音响起,“掌柜的,你家的女婿是做什么的?可要仔细着挑,让二丫头嫁个实诚人!” “任家大闺女你放心,隔壁街笔墨房家的儿子,和咱们是老街坊了,这娃儿是咱们老两口看着长大的,心眼好,人老实,还能识字,咱们家二丫头嫁给他是福气。” 不远处的笑谈声传进耳里,韩烨握着青玉竹竿的手缓缓收紧,修长的指节透出青白交错的颜色来。 初春的风拂过,透着凉意,宽大的晋袍被卷起,吹过他单薄的身躯。 两年半前的云景山上,他跳下山崖时,从未想过有一日还能再听到她的声音。 我还活着,梓元,我还活着。 你呢,这些年,你可还好? 只要可以再见你一面,哪怕只有一面…… 韩烨眼底的怀念追忆潮水般浮现,瞳中惊涛骇浪的情感涌来,仿佛千难万难,他身体微动,朝着帝梓元的方向走去。 “任家大闺女,今儿都这个时辰了,怎么还没瞧见你家那位来接你回去” 小老头掌柜和帝梓元唠嗑,看着天色抽着烟嘴儿笑呵呵问。 酒坊阴影里坐着的帝梓元一愣,随即笑道:“掌柜的,你说我家那口子啊,他呀,打小身体就弱,这天寒地冷的,我舍不得让他出门!” “哟,任家大闺女你和你们家相公也是青梅竹马啊!” 帝梓元本就长在晋南土匪窝里,和市井百姓唠谈笑也就随着性子不拘小节。 “我身子弱还能弱过你?每次不留个口信就跑出来,急坏了府里一群人。今天是不是没喝药就跑出来了?”儒雅清澈的声音在酒坊外响起,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洛铭西抱着披风走过来,一脸无奈。 洛铭西的声音一响起,韩烨的脚步便是一顿。 洛铭西吗?他和梓元……? 韩烨望向酒坊的方向,眼底的无措甚至大过惊愕。 哪怕看不见,他也能听出两人之间的亲近和关心。 韩烨掩住了所有情绪,默默退后几步,把自己藏在街道拐角处的阴影里。 酒坊里的帝梓元起身,笑得一脸无赖,“这不是有你在,他们知道你一出来准能找着我。” 洛铭西替她系好披风,眼神宠溺。 “您来啦,洛公子。”老掌柜笑呵呵站起来,“今儿酒不错,给您也倒上两杯?” “不用了掌柜,明日家中有事,今日要早些回去,我是过来接她的。”洛铭西掏出两片金叶子放在桌子上,“老掌柜,这是今日的酒钱。” 老掌柜一愣,连连摆手,“多了多啦,一瓶子酒,哪值得了这么多。” “多的是我们给二丫头的添妆钱。”帝梓元起身,朝老掌柜笑道:“二丫头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她嫁得良人,我们瞧着也高兴。老掌柜,咱们今日先走啦,改日再来喝你的女儿红。” “好、好,您二位慢走,下次我还给您留上好的女儿红!” 笑声在酒坊前回荡,帝梓元和洛铭西相携离去,行了几步,帝梓元突然顿住脚朝酒坊的另一头拐角处望来。 那里一片黑暗,明明什么都瞧不见,可帝梓元偏偏觉得一股子揪心的疼痛从心底隐秘地划过,快得她抓都抓不住,却又真真实实的存在。 “梓元,怎么了?” “没什么,走吧。” 帝梓元摇摇头,压下心底那微妙的感觉,离开了酒坊。 打更的声音从远处的街道传来,深夜的帝都格外清冷安静。 那个消瘦的身影一直在酒坊拐角处静静地立着,他身上染上的寂寥仿佛让他整个人都没了声息。 金泽和徐江不敢上前,只得沉默而担忧地立在韩烨身后,大气都不敢喘。 殿下千里回京,怕是怎么都没想到会遇见这一幕吧? 殿下如今瞧不见了,恐怕尚能心安些。 “殿下,时辰不早了,回府吧。” 空寂的街道里,几人身后,突然响起施诤言的声音,也不知道他从何时来,看到了多少,又陪了多久。 “回去吧。”干涩的声音响起,韩烨动了动,回转身,杵着青玉竹竿朝来路而去。 他的神情淡漠而疏离,所有的情绪再也不见踪影。 韩烨从未想过,他这一生,拔剑向前,从无退缩,唯一一次,却是在现在。 同样是这个时辰,帝梓元刚从酒坊离开,韩烨还未回到施府,西郊别苑里却是灯火通明。 嘉宁帝休憩的房间里,慌乱的宫娥端着热水进进出出,一脸仓皇,双手发抖,那盛着热水的铁盆里,飘着触目惊心的血红之色。 房间里,嘉宁帝半靠在躺椅上,大口大口的鲜血从他口中而出。 “陛下,陛下!”赵福半蹲在地上,一脸惨白,“您保重龙体,奴才这就去把苏太医带过来!” 他说完欲走,却被嘉宁帝死死拉住袖摆。 “给朕回来!”嘉宁帝的手青筋毕露,明明病入膏肓,这一拉却力气惊人。 “陛下。”赵福一个趔趄,连忙回转身跪下。 “朕的身体朕知道,不用再喊太医了,把这个送出去。”嘉宁帝伸出手,摸索着从一旁的暗格里掏出个东西递到赵福面前,“你亲自去,把这个东西送到她面前,就说……”嘉宁帝喘了口气,一字一句道:“就说朕有个问题十几年不得解,你告诉她,朕现在就要死了,朕在京城,候她一面!” 赵福看着递到面前的传国玉玺,脚步一软,眼底惊惶难辨。 十几年了,陛下他,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天。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