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权臣之路_第六十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第2/3页)

间我叫你。”

    云惟珎也觉得自己进门就谈公事好像有点儿不对,打了个哈欠道:“你有事儿吗?”

    “没事儿。”明显要说什么的架势,郭萍必须没事儿啊。

    “那陪我躺一躺吧,这些日子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云惟珎伸出手,邀请道。

    郭萍快速抓住了那只手,笑容满面,两人携手进了内室。别想歪了,还真只是躺一躺,盖着棉被纯聊天。

    郭萍刚刚还嫌弃云惟珎不解风情,现在他想说点儿什么营造气氛却也找不到话题,还是只能说公事。郭萍道:“太子殿下如何?”

    “挺好的。不骄不躁,主要是勤奋能吃苦,没有皇室子弟的娇贵,大约是我这个昭亲王还有点儿威慑力。”

    “不是一点儿,本就一大堆人给立长生牌位,等你再胜了这一场,有人得把你当神来拜。”郭萍笑道。

    “我打败仗的时候也有人来烧香吗?”云惟珎自嘲,复又感叹道:“多亏把太子请来了。”

    “晚上的庆功宴让谁负责安防?张千吗?”郭萍提议道。

    “咱能不这么小心眼儿吗?好歹是来支援云中的,让十八卫带着剑一堂和你的亲信负责吧,真让他负责我还不放心呢。”云惟珎笑道,负责安保自然就没有机会面见太子,这对一辈子守关戍边的将士来说,可是天大的荣耀,不过估计张千不在乎就是了。这次张千来云中,功劳没捞到,作用没发挥,不知道皇帝会不会觉得他不堪大用,若是皇帝不满,云惟珎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嗯,我让剑一堂分堂的送了些瓜果蔬菜过来,够撑场子了。”西北多rou食,又是在冬天,又是刚下战场,全上rou食是纯粹给人添堵了,郭萍的考虑很周到。

    “也别太费心了,安排阅兵仪式都慎之又慎,太子毕竟还不是皇帝,京城的言官没出过京城,说起话来倒是天下之大,无所不包。”云惟珎叮嘱道。

    “嗯,不说这些扫兴的人了。跟你说件好事儿,我在往东北五十里的方向找到了一条河,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河水清冽,周围长了许多野生腊梅,漂亮的不行,那河水在晚上月光下更是杉杉发光,犹如玉带。要是有空闲,咱们还可以去雪山上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什么灵泉,要是有雪莲就更好了。”郭萍搂紧云惟珎的腰道。

    “松开,我要睡觉呢。”云惟珎拍了拍他的手臂,道:“拿灵泉来做什么,我又不是什么讲究的人,井水和泉水泡出来的茶我也喝不出来,当初背了多少书,才不至于丢面子,你就不要折磨我了。”

    “那是你平时太忙了,喝茶如牛饮,要不就是和人动脑筋周旋,哪儿有心思在茶水上,雪山上的泉水清冷甘甜,我多灌几袋装回去,就是不泡茶,用来跑干腊梅干茉莉,也是……”郭萍说着说着低头一看,云惟珎已经闭上眼睛了,“也是好的。”郭萍轻轻吐出没说完的四个字,松松得把云惟珎圈在怀里给他暖手,拉过被子把两人盖住,进入香甜的梦乡。

    云惟珎被叫醒的时候还有些迷糊,郭萍用内力把衣服烘暖和了递给他道:“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开宴了,你先起来梳洗。”

    郭萍说完这些就出去安排了,举办宴会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摆盘子摆碗的杂事自然不需要郭萍负责,可总要出点儿什么必须他拿主意的问题。

    云惟珎懒散得起床,也不想穿铠甲或者正装了,随便套上件常服,反正这是放松式的宴会,以他的身份穿得随意点儿,谁敢有意见。云惟珎走出营帐,看天上开始飘雪,又回去把皇帝赐给他的大红色火狐毛裘披上,这么贵重的衣料,他到手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穿。

    云惟珎身后跟了两个护卫,在营地里走动,行礼的人越来越多,云惟珎不愿给人添麻烦,往人少营帐少的偏僻地方走去。结果,遭遇太子。

    云惟珎的衣服太打眼了,太子老远就看见了,连忙走上前来行礼。

    “殿下,还有半个时辰才开宴,您到这儿来是有什么事吗?”云惟珎不解问道,他们现在站的是主营区后方,这里是伤兵和后勤的营帐,跑这儿来做什么。

    “孤随意走走,不想走到了这里。”太子随口解释道,云惟珎也没有追问的意思。

    两人并排沉默着走了几步,太子还是忍不住问道:“皇叔,你不是说伤兵都退伍回乡了吗?”

    “那些事轻伤的士兵,朝廷给的财产和补偿,足够他负担生活,所以让他回乡了。他回乡之后若是不愿意务农,还可以去县衙做小吏,虽然身份低了,但是有实惠。”云惟珎解释道:“至于殿下看见的这些,是重伤,没有劳动力的人,他们只能依靠国家供养。”

    “那就养着他们啊?”太子焦急道:“那些帐子太小了,根本装不下那么多人,也没有药,更没有人照顾他们,我看见一个断腿的自己拖着去端水,还有……”

    “殿下,您知道重伤需国家供养的士兵有多少吗?”云惟珎打断太子的话道:“只这场大战就有三万人,殿下知道三万人是多少吗?他们一个个排列着站在您面前,您一眼望不到边。”

    “这么多人,朝廷的国库养不起,您可知道早些时候很多士兵若是重伤,宁愿死也不愿苟活,因为活下去太艰难了。这些在沙场流血的汉子,回到了乡间只能是无知妇孺指指点点的对象,因为没有谋生的本事,又不会种田,把那些仅剩的钱财花完了,连个媳妇儿都娶不上就这么浪荡着去了。还有,他们都是受过重伤的人,医药费就是一大笔银子,光靠他们是负担不起来。经常会有地方主官上报回乡士兵为祸乡里,若不是走投无路,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何至于此。”

    “殿下可知,为何总有那么多边关守军主将带的时间一场,就容易冠上主将的姓氏,成了王家军李家军,不是因为士兵忠心,而是因为这些伤兵都是主将想办法养着的。若是你的袍泽没有了生存的能力,朝廷放弃了他,像驱赶野狗一样赶走了他,将军却劳心劳力的养着他,两相对比若是你,你会怎么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才是边关守军容易成是私军的原因。”

    “那朝廷为什么不养?”太子不懂。

    “因为没有人提出来。因为武人粗鄙,因为开销大,殿下您已封太子,开始学习朝政,您知道现在内阁五位阁臣中,有几人是武将出生吗?有几人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