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636章 万里海疆万里航 (第2/2页)
他们感觉到整个大明的气氛都是不一样的。 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家做不到这个样子,要是能做到,又怎么会让这些人来到这里学习呢,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啊。 派来的人员仍然在等待国内的消息,所以他们都在暗自记录着关于他们在大明所看到的一切。 对于如今京师里发生的大事,他们其实也能够了解的,当他们看到那一份报纸,还有能够在朝廷的监督下,看到皇家军事学院的招生,更是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毕竟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一种盛况。 锦衣卫基地他们自然是进不去的,毕竟他们不是学生,也不是锦衣卫内部人员,所以只能在远远的观望着,当看到那一片片整齐的房屋的时候,他们心里都有一种不可描述的感觉。 毕竟从皇城到那里,如今都是宽阔的水泥大道,这就更让他们惊奇不已了他们整个国家也没有几条像样的大道,就算是那几条像样的大道,也是用青石板铺筑的,而不是像如今大明的主要干道都开始用水泥进行修复了。 工部的技术现在正在用的很快。 整个工部如今将所有的工匠都编排在案,让他们学习工部的技术,锦衣卫内部将作司的最新技术,当然越高层次执掌的东西也越多。 干活还是要有积极性的。 啥都不干,似乎也不太好。 不管怎么说,想要得到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着急还在努力着学这些东西,有些东西是他们平常都接触不到的,控制的太严了,锦衣卫那边他们没有能力结束其他人那里,他们照样没有能力接触。 其实这些海外的国家派人过来,已经在整个大明都出现了,声音很多人都知道,大明的海疆之外,还有其他的国家,再加上大明混一图的广泛宣告,已经让更多的人知道,大明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和他们一样生活的人。 往北走,有蒙古人,这是他们之前就知道的往西走,有那些以前的突厥人,回鹘人很多很多的人种,当然他们只能这样称呼,他们,根本就搞不清楚,那里面到底是什么个状况?西域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讲。 往南走,还有不少的族群在那里生活着。总之,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讲,大明之外,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索,但同时也能告诉他们,大明,确确实实非常的强大。 其实对于大明的建立到如今,大明的领土很多地方都是变化的,因为都是羁縻统治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明朝的中央政府没有办法设立正式的行政管理机构,只能委任当地的那些民族的首领管理这些区域。 之前方中愈不断的派人去南方,也是为了这件事情。 今天建文皇帝朱允文也叫来了六部尚书和其他的大臣们。 叫他们来的原因是,方中愈之前提到了大明水师。 对于中愈来说,之前他确确实实有这样的想法,这一次如此公开的向建文皇帝朱允文提建议,也是因为琉球和倭国的来使,让他看觉到了现在可能是一个时机要把水师重新训练起来了。 大明水师是当今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 在这个时代,它的强大毋庸置疑,因为他曾经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 现在他们依然还很强大,不过因为没有太大的对手,所以如今其实已经在慢慢走向衰落。 这个原因是很多的,但他最严重的致命弱点就是那个时候朝廷还没有海权的观念,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航海国家没有太强大的海洋战略价值的重视,没有战略眼光,所以如今,大明水师几乎处于一种瘫痪的状态,虽然还有不少战船,虽然还有造船的技术,但是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再加上太祖高皇帝,下令禁止贸易。 也让许多人,那些有技术的船工们,没有了生计,所以只能把那些技术都快烂掉了。 “陛下万万不可,朝廷实施海禁,是当年太祖高皇帝立下的政策,如今陛下想要改变这个政策,恐怕不太合适。” 黄子澄,黄大人一直都在反对,这一次,他首先出来反对,原因也是很重要的,毕竟方中愈如今的声势浩大,但是他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其他的几位六部尚书看这黄子澄黄大人这样的说法。 心里也不住的点头,就算是兵部尚书齐泰,如今也觉得方中愈的想法太胆大了。 如今大明水师虽然还没有完全废掉,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这个时候再加大投资的话,恐怕根本就支撑不住,整个朝廷本来就缺钱。 方中愈心里知道,现在只有他来坚持才可以改变现状,不然的话,以后如果整个大明朝廷都放了,放弃了海上的权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