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2回望天犼演说星宿事 入云龙斗法濮州城 (第2/2页)
无妨。”白明道:“这里不是说话处,请先生到府堂一叙。”何玄灵应允。便辞了观主,随白明到府衙来。 当时众人到府堂坐定,白明细看何玄灵。虽有神游八极之表,然言行举止,全不似出家人模样。扪虱谈天,殊异旁人。当下也顾不得许多,忙问道:“近日梁山泊贼寇施妖法攻城,我军交战不利。闻先生乃张天师首席弟子,法术高深,特求相助。若能破敌,解民倒悬,铭感肺腑。”何玄灵道:“原来恁地。大人不必烦恼,且带贫道前去一看。”当下众人登城,何玄灵举目远眺,对白明道:“敌军虚实,我已尽知了。大人休要烦恼,待来日对阵时,贫道便施法破敌。”白明大喜,当下叫人速备斋饭。席间,白明道:“闻先生一向于龙虎山修行,不知今番怎到濮州来?”何玄灵道:“此事说来话长,也是天意使然。个中缘由,待贫道细细说来。”当下说起那段缘故。看官,那事溯及百十年前之事。如今要知备细,只好从头说起。 原来五代周世宗时,西岳华山有个陈抟处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是个德行高深之人。通晓八卦阴阳,能知祸福吉凶。几朝君王多曾召见,赐号“白云先生。”那时濮州有一少年,姓张名咏。自小任性使气,异于常人。十二岁时,曾客游远方,途经华山。闻得白云先生在山中隐居,自思道:“早闻这扶摇子是个得道高人。今天下纷乱,我父母俱亡,又无兄弟。不如随其就此隐居,也落得逍遥自在。”想毕,即上山拜谒。陈抟处士见张咏年纪虽幼,然一表非俗,心中欢喜。便道:“汝虽年幼,却非他人可比。若隐居于此,吾当将华山分一半与汝。然天下未定,救万民于水火,须有用得着汝处。故不便相留。” 说话的,自古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皆是王臣。’这陈抟处士因何说出分一半华山与人的话来?原来那宋太祖赵匡胤还未发迹时,家境贫寒,多曾于江湖上行走。因他身强力壮,好刺枪使棒,也常到勾栏瓦舍顽耍。一日到河南地界,不合一时贪赌,与人争执。一拳打死了人,吃官府四处捉拿。没奈何,只得一路冲州撞府,一迷地行了半月,却到了华阴县地界。 那日肚中饥渴,正没理会处。忽见华山道口有一挑担卖桃老儿。赵匡胤又饥又渴,那里顾得许多。当下大踏步上前,拿起便吃。那老儿也不阻拦。赵匡胤一口气将两筐桃子吃个精光,拿起哨棒,拔步要走。那老儿方开口道:“你的桃钱不曾算!”赵匡胤道:“待俺有时还你,权赊俺一赊。”老儿笑道:“两筐桃子并不值些什么,暂且罢了。你且与我对弈一局,若你赢了,便免了桃子钱,你看如何?”赵匡胤自思道:“若论舞文弄墨,俺是丝毫不会。若说这下棋投壶,却不是撞到俺手里!且陪他耍一耍,怕他甚鸟。”便道:“如此最好。”老儿道:“这里不是下棋处,且随我来。” 当下赵匡胤随着老儿上山,宛宛转转行到华山东峰一亭子上。二人也不言语,就在亭内石桌上对弈起来。赵匡胤棋术果然了得,先赢了一局。老儿笑道:“既已得胜,便请下山。两筐桃子全当相赠。”也是合当有事,赵匡胤闻言,一时得意忘形,便嚷道:“急什么,敢再来一局么!”老儿笑道:“你身无分文,凭甚再来?”赵匡胤皱眉寻思道:“这老儿想必住这华山之上,就以这华山为注。且待赢他,戏他一戏。”当下便道:“就以这华山为注。”老儿忙道:“口说无凭,需得立个字据为证。”赵匡胤笑道:“你这老儿倒有些意思。罢!罢!罢!便依你何妨。” 当下老儿写了文书,赵匡胤捺了指印,二人重复坐下弈棋。不想老儿一连胜了三局。赵匡胤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没言语。老儿笑道:“这华山可属我道家了?”赵匡胤情知着了道,没奈何,只得认栽。看官,你道这老儿是谁?正是那陈抟处士。为他能预知人事,早已料得赵匡胤后来黄袍加身,身居九五,故而此番为之。后来赵匡胤果然打下四百军州,扫平天下。便依约而行,将这华山与了陈抟,此是后话。 回说陈抟处士对张咏道:“吾与汝有缘,今赠汝四句言语,可终身受用。”便道:“自吴入蜀是寻常,歌舞筵中救火忙。乞得金陵养闲散,亦需多谢鬓边疮。”张咏当下跪受了,拜了陈抟几拜。陈抟留其于华山住了五七日,张咏便要辞别下山。陈抟道:“且慢,吾有一事相托。”说罢,取出一封信、一个石盘,交与张咏。张咏看那石盘时,一面上下左右刻有星宿图样;另一面有字,却是龙章凤篆蝌蚪之书,自身却不识得。陈抟笑道:“吾有一忘年小友,乃是那江西信州龙虎山张天师。汝此次下山,可将此二物带与他。告知百年之后,遇灾厄时,可依信中所言,定能逢凶化吉。”张咏依言收了二物,辞别陈抟,取路望龙虎山去了。 不说陈抟处士。只说张咏下了华山,直奔信州。一路少不得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不止一日,早到龙虎山。到得上清宫,见门首两边写道:“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一路行到宫内,恰逢那日张天师于宫中讲道,未曾远行。当下道童报知张天师,引张咏入上清宫内。张咏看那张天师,却是个幼童模样,心中吃了一惊。 当时张天师道:“施主有何贵干?”张咏道:“晚辈从华山白云先生处来,受先生之托,将二物交与真人。另教晚辈告知真人,百年之后,遇灾厄时,可依信中所言,定能逢凶化吉。”说罢,取出石盘与书信,交与张真人。张真人忙亲自接了,说道:“那陈抟处士与我是忘年好友,多曾听蒙教诲。施主既从华山来,想必路途辛苦。且请吃些素斋,去后堂歇息一夜。如若无事,在此间游玩数日也好。”张咏躬身道:“相扰了。”便在龙虎山住了数日,辞别下山。后张咏辗转杭州、益州任职,平定暴乱,多有政声。年老时颈后生疮,久治不愈。改知金陵,退养闲散,方得痊愈。正应了陈抟之语,此是后话。 再说龙虎山自张咏去后,一向无事。时光悠悠,弹指百年,正是仁宗天子嘉佑三年。京师瘟疫盛行,朝廷束手无策。君臣商议,遣太尉洪信赴龙虎山请张天师消灾,不想误放出天罡地煞一百单八个魔君。那张天师在东京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禳救灾病,瘟疫尽消。便拜辞天子,乘鹤驾云,回龙虎山来。早有上清宫住持真人并道众人等报知:“不合引洪太尉游山,被其强开伏魔殿,掘了石碑,放走了妖魔。”张天师闻言,叫一声苦,不知高低。急去看时,见那伏魔殿已被掀塌了半个殿角。入内探看,见石碑已被扶起。地上石龟石板放于一侧,露出那个黑漆漆的地xue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