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九章谁算计谁(月票,过月作废,再不投不小心把主角写死) (第1/1页)
官渡之战非常残酷,这次战争曹军所坑杀的降卒前后有七万多。佐证便是曹cao自己给汉献帝的奏章里承认:“凡斩首七万余级。” 先不说双方兵力的真实性,官渡决战袁绍前线军队有十余万,也就是说袁军绝大部分被坑杀。曹cao在偷袭袁绍粮车时,就曾将一千多降卒一律割下鼻子,向袁军示威。 如此残忍地大规模坑杀降卒,在历史上是也不多见。 此次屠杀,其原因不象屠徐州那样为报私仇。可能曹cao担心降卒造反,再者是曹军粮食奇缺,袁绍运来的粮草已被曹cao统统烧掉。 在历史长河中,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也说明战争的残酷性。 扬州牧秦宜之所以率五万兵马北上,也是因为曹cao合纵的结果,并许诺秦宜好处,让他出兵帮助对付袁绍。 不错,扬州牧秦宜是答应了曹cao,在合适的时机北上。当初曹cao的确处于弱势,被冀州袁绍压着打,而且曹cao还面临粮食短缺,阵营不稳,形势极度恶劣。 话说,秦宜为何要答应曹cao请求,出兵帮助曹cao,让曹cao与袁绍拼个你死我活,岂不更好? 秦宜当然不傻,帮助别人对自己可没有半点好处,他之所以答应曹cao出兵相助,估计也有目的。 各有各的算计,秦宜知道,身处三国到处都是坑,你不坑别人,别人也会坑你,老实人都属于盘中rou。所以,谁也别说谁,不被人坑,或者坑别人才算真本事。 有一点曹cao不知道,秦宜除了答应了曹cao出兵的要求,他同时也答应了袁绍合纵的请求。 曹cao派出使节出使张绣和刘表,那是担心他们在背后下手。袁绍派使者出使张绣、刘表,是希望他们两家能在曹cao背后捣鬼,分散曹cao的兵力。与张绣、刘表相比,扬州牧秦宜不仅比他们强大,位置也很关键,可以直接构成威胁。无论是曹cao还是袁绍,他们更重视扬州牧秦宜这一股势力。 所以说,秦宜手中的筹码相对重一些。 秦宜在曹cao和袁绍之间两面讨好,这就非常恶劣。如同一个女人许了两个婆家,真的无底线了。秦宜不是古人,为了生存他什么都能做,节cao算什么? 秦宜北上,曹cao心中高兴,冀州袁绍也是心知肚明,双方都以为秦宜是来帮助自己的。 扬州军队走到一半路程,官渡战场发生巨变。原本以为胜利的一方袁绍竟然败了,而看上去摇摇欲坠的曹cao,竟然反败为胜,令天下人掉了一地眼球。 按理说,既然曹cao击败袁绍,扬州牧秦宜这一支奇兵似乎似乎失去了作用。的确,如今曹cao扭转局势,变弱势为强势,根本不需要秦宜出兵帮忙了。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曹cao也没有想到局势发展如此之快,处于弱势的他竟然翻盘了。 然而官渡之战大胜,曹cao却在装糊涂,似乎希望秦宜继续北上。 事实是,秦宜这里也在装糊涂,没有掉头往回走。 没有人知道曹cao安的是什么心,任由秦宜五万大军慢悠悠走入中原腹地。 毫无疑问,秦宜应该知道这场战争的结果,再加上陈宫派出去的探子,具体战争细节或许摸不清,战争结局肯定知道。 这就有意思了,曹cao能装痴卖傻,秦宜也会装痴卖傻,全不管官渡最新战况,依旧不紧不慢北上。 倒是冀州袁绍败北,心急如焚,一面紧锣密鼓集结兵力反扑,同时也派人去催促秦宜率兵加速前进,协助冀州军队抵抗曹cao。 三方势力各怀心思,袁绍一方诉求简单,盼望着秦宜快一点抵达。 剩下的曹cao一方和秦宜一方恐怕不那么简单,甚至说有点诡异。 为毛曹cao没有派人通知秦宜撤兵? 为毛秦宜还在继续北上? 窝日,这也太不正常了。 站在曹cao角度,尤其是官渡之战取得胜利之后,心里更不担心扬州五万兵马闹幺蛾子,毕竟扬州到青州战场路途遥远,补给困难,就算秦宜有不良企图,曹cao很容易对付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