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 一声叹息 (第1/1页)
无论如何,以前跟老万也算有一面之交,关云天从来不想把事情搞僵,他再次劝道:“万局,如果你的朋友真的需要担保,请他直接去找昌源中介公司,我可以给那边打个电话,让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 “好啦,多谢你的好意,如有需要,他们会去的。”说完,老万挂断了电话,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情绪。 关云天放下电话,苦笑着摇了摇头,发出一声叹息。 在老常的努力工作下,加上各类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对资金的渴求,昌源中介公司的业务很快就活跃起来,为企业担保和直接融资两项业务都做的风生水起。 就在前两天的一个上午,一家名为“精美包装公司”的企业老板来到昌源中介公司,老常当时不在办公室,业务科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他。 从来人递给工作人员的名片得知,这位老板姓冯,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企业简介,并说明来意。 正在这时,老常外出归来,刚进大门就被工作人员看见了,“常总,这位冯老板找你,冯经理,那位就是我们的常总。”工作人员顺便介绍道。 握手寒暄后,老常把冯经理领进自己办公室,“冯经理请坐,”老常顺手用纸杯倒了杯水递到老冯面前,“请问你找我有何贵干?” 老常明知故问,还用说吗?到财务中介公司,除了直接申请借贷,就是请求担保。 “哦,常总,是这样,”老冯又拿出一张名片和一份企业简介,“我们精美包装有限公司,最近因为业务量大增,原来准备的流动资金有点吃紧,想从昌源中介公司贷点款,如能得到常总的支持,我们将不胜感激!”说完,将名片和企业资料双手递给老常。 接过冯经理递过来的资料和名片,老常道:“请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的企业状况。”这是一项工作惯例,即使有了书面材料,也要做口头介绍。 “精美包装公司已经有十余年经营历史,公司位于县城的城乡集合部,地理位置优越,现有员工近百人,主要从事纸箱包装和塑料袋装等包装材料的生产,去年实现营收两千余万,利润接近五百万。”冯经理介绍道。 “冯经理,请问你们有什么要求?是短期借款还是长期使用?” “我们想贷五百万,能让我们长期使用当然最好了。” “你把材料留下,我先看看再给你答复。”老常这是送客的意思。 “请问常总,多长时间能给答复? “尽快。你放心,一旦我把你们企业的材料详细看过了,如果觉得符合条件,我就会尽快跟你联系。呃,你能找到担保单位吗?” “这个......,应该问题不大。” “那就好。” 起身告辞时,老冯从包里拿出一条中华烟放在老常办公桌上,“常总,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这是干什么?我不抽烟,你赶快把它拿走!”老常拿起桌上的烟,把它塞到老冯手里。 “你自己不抽可以拿回家送亲戚朋友啊!”老冯坚持道。 “如果不把这烟拿走,你这贷款申请我就不受理,你看着办。”老常正色道。 这句话很管用,对方怕的就是这个。 从企业资料上看不出任何问题,但是一个年营业额两千来万的企业,要贷五百万做流动资金,经验丰富的老常认为有点离谱,难道不贷款企业就没法运转了? 但是,怀疑归怀疑,既然从企业提供的资料上没有看出任何问题,从业务的角度考虑,老常就得给对方答复,他把电话打了过去,“冯经理,我是昌源中介公司老常。” “哦,常总你好!” “冯经理,你们提供的资料我详细看过了,总体认为企业还可以,但你们的产值才两千来万,申请五百万贷款有点多呀!” “常总,我们的流动资金本来没有问题,但前段时间听说废旧纸张涨价比较厉害,我们就动用流动资金储存了一定数量的原料,占用了一大块流动资金,从目前情况看,申请五百万贷款都有点少。” “哦,对,是有这么回事儿,我从央视经济频道上也看到过类似新闻,这个因素我没考虑到。嗯,你这个理由很充分。” “请问常总,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办手续?”老冯以为自己的理由得到对方认可,贷款就铁板钉钉了。 “办什么手续?”老常不解地问。 “贷款手续呀!”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着什么急嘛,你考虑问题太简单了!我只是原则上同意你们的贷款申请,还有许多工作没做呢。” “哦,还需要做什么工作?”老冯这是明知故问,凡是跟金融机构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任何一笔贷款都需要经过多道手续,中介公司虽然不算正规金融单位,但需要的手续一项也不能少。 “这两天你不出差吧?是不是都在单位?” “常总,近期我没有出差计划,每天都在单位。” “那就好。” 第二天上午八点刚过,老冯接到中介公司老常的电话,“冯经理,请把你们公司的方位地址告诉我,一会儿我们就到。” “这个----,哦哦,”迟疑了十几秒钟后,老冯才反应过来,这是昌源中介公司的人要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怎么不早打招呼?这是要搞突然袭击吗?但是,老冯觉得只要来考察就是好事,他把公司地址清楚地向老常做了描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