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7节 历史(二) (第2/2页)
师只有八百里路......换句话说,李自成的骑兵先锋,今天应该已经出了太行山。 出了太行,就是一马平川。三四百里官道,李自成抬腿就能到京师脚下。或许是明天,或许是后天,或许......应该不会超过大后天了。 这种简单的算术题,冯老爷即便不在兵部办差,也不会算错。所以他此刻很理解皇上的心情......任谁只能在龙椅上坐三天,都急。 心下一片感慨的冯老爷,再次瞥了一眼犹在喋喋不休的兵部尚书。好在,没过一会,张缙彦终于算是说完了。参加大朝会的官员们,也算是搞清了北边燕山走廊的现状。 根据张缙彦的汇报,朝廷兵马眼下已经无损接管了蓟镇、遵化、三屯营。包括天险喜峰口在内,沿途不见虏骑,朝廷已经了所有关隘。 另外,根据最新从居庸关、张家口等地传来的军报,朝廷确信,有数量不等的小股蒙古、满族骑兵,强闯出关而去。 综上,可以推断:之前入关的满蒙八旗,已经全数撤出了大明边境。 张缙彦最后还提到了一条信息,其内容是官兵在三屯营发现了激烈战斗的痕迹:三屯营东墙塌了。 这一条消息,对于少数知道内幕的人来说,他们清楚谁砸的墙。 譬如冯老爷。 另外,对于一部分推理能力比较强的人来说,他们大概也能估出一部分真相。 而对于大部分摸不着头脑的朝臣来说,三屯营塌一面墙不是很合理也很合逻辑的一件事吗?......建虏入寇,三屯营官兵奋力抵抗,最终建虏毁了一面墙,得以占城。 ——————————————————————————————— 是的,截止今日,朝廷依旧没有得到有关于北伐军的确切战报。 现在是十七世纪,是信息效率极其低下的时代。由于天津方向一直以来的强力封锁,就导致了京城对于天津是单方面信息透明。 虽说这几天也有天津商人私下派人绕道,去给京城亲友通消息,但这种信息是摆不到大朝会上的:朝廷要的,是经过官方确认的正规渠道来的军报/奏报,不是私下传的混乱段子。 事实上,就现在的京城,一夜三惊。民间各种关于建虏、李逆、曹贼的谣言早就传出了天际,谁的版本都不好信。 光是三屯营方向,就有关宁勇士版、活曹cao假道伐虢勤王版、皇太极暴毙,阿济格回师夺位版等等混乱不堪的谣言版本。 而朝廷始终在等待的天津方面的奏报,却迟迟没有出现。无论是天津文官系统还是锦衣卫系统,抑或是军卫系统,自东三府迁民起,就犹如泥牛入海,彻底没了信息。 至于说派人去查探......短短这几天内,由京城方向去的人,不是被无法证明身份的黑衣人用火枪驱离,就是进了天津后再无踪迹。 听完张缙彦的奏报,一段尴尬的沉默后,高据龙椅上的崇祯,有意无意问出了这个问题。 情知皇帝想知道什么的张缙彦,老老实实奏到: 大概是怕皇帝太过郁闷,张缙彦终于说了个好消息出来: 张缙彦说到这里,当即住嘴。 随着张缙彦的沉默,满朝文武纷纷眼观鼻鼻观心,更无一言,用沉默表示了对兵部尚书大人的支持。 现在,到了崇祯表态的时候了。 表什么态?天津! 方才这一段哑迷,内容其实很简单:皇帝试图将天津、曹氏等话题引出来,然后群臣讨论,找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而兵部尚书大人方才的回话,已经尽可能暗示了他自己和兵部的态度:天津的事我就是不提。皇上,李自成都要上门宰你了,咱们能不能先当做活曹cao不存在? 而后,群臣用及其失礼的全体大沉默,表达了不想再谈论曹氏的意愿。 君臣之间奏对,是不能冷场的。可是,今天这一场大朝会,短短时辰里,已经冷场了两次。 良久,就在队末的冯荆介老爷,看笑话般猜度着暴躁易怒的皇帝会不会发飙时,龙椅上的皇帝,终于用一股冷硬的语气发话了: 又过了两息,见皇帝没有新旨意下达,群臣终于长出一口气:形势到底比人强,皇帝在巨大压力面前,分得清轻重缓急了。 到了这一步,刚才那些话题就算是翻篇了。理论上,接下来,君臣就应该讨论如何守卫京城,消灭即将到来的李逆大军了。 可是,却有个不按规律行走的官儿出列了:真·保皇党之东宫太子讲读,卜大醒卜老爷。 此君一出,在场人就知道,大约又是皇帝有什么不好意思明说的意思要传达给臣下了。 果然,卜大醒再次提出了一个话题:天子南狩。 翻译过来就是:崇祯想跑路,迁都去南京。 真实历史上,在明王朝最后的日子里,崇祯其实好几次打算要迁都南京的。 结果,第一次迁都之议,在大学士陈演、光时亨等反对和不愿负责的心态下,崇祯未能迁都南京。 第二次,崇祯跟左中允李明睿,以及左都御李邦华复议南迁,并要大学士陈演担责。结果陈演不愿背锅,不久后此君被罢职。 这之后,崇祯再次让驸马巩永固代口要求重臣守京师,并以为由出京。 然而,诸臣唯恐皇帝跑路而其他人变成农民军发泄怒火的替死鬼,故依然不让崇祯离京。 再往后......没有往后了,李自成入京了。 看,这就是历史上崇祯和满朝文武的真实关系。 而在穿越众这个位面,由于时间提前了几年,再加上局势是一夜间崩坏的,所以崇祯没来得及三番五次和群臣商议迁都。 这件事,也就是一个月前京城被围困时,简单提了一嘴,没起什么波澜。 而今天,当御用话筒卜大醒再一次当众提出之意后,群臣都知道,皇帝这是真怕了。 然而,面对一个分分钟就要杀上门的李自成,早已对崇祯失去了一切服从性的朝臣,这节骨眼还怎么能允许皇帝跑路?诚如历史上一般,神格已经开始崩散的皇帝,现在已经变成了群臣献给老李的祭品。明天皇上您跑路了,留下我们被李自成杀头? 下一刻,群臣队列中,却有一人疾 步上前,戟指怒斥卜大醒: 哇。何人如此刚烈? 待到群臣定睛一看,原来出列怒喷卜大醒的,不是别人,正是鸿胪寺左丞冯荆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