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五章 老卒 (第1/2页)
“明明用我们的兵马,为何让他们主导去打溧水城?”看着信昌侯李普带着高绍、张平去商议具体攻打溧水城的方案,冯翊颇为不解的问道。 大量青壮奴婢来投军,高绍率赤山军两营兵马过去,满编逾两千人,这边刚获大捷,声势正隆,攻打溧水城乃是趁胜追击、扩大战果,断没有必要将主动权拱手相让。 更何况溧水城里的物资,特别是兵甲战械,不会比尚家堡稍少,都是赤山军所紧缺,谁主导谁就获得战利品的分配权,在这上面实在没有必要跟李普他们客气。 再说信昌侯李普这些天,没有少给这边脸色看啊。 韩谦袖手站在堡墙之前,看着正从茅山南麓往南转移的老弱妇孺,幽幽说道:“问题不在打下溧水城难不难,也不在哪边出的兵多或少上,实际上是赤山军色厉而内荏,这一仗已经是极为冒险,更没有办法一直扛在前面打硬仗——李秀、李碛乃浙东郡王府里青年一代的代表人物,急欲建功,等他们打下溧水城后,仅以李遇的名头便能替我们分担不少压力,何乐而不为?” 赤山军就兵马规模而言,会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庞大,但带来的问题及隐患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说到底赤山军之中的老卒以及经过系统培养的基层武官太少。 金陵事变后,信昌侯李普将桃坞集兵户及长春宫庄户官奴所有能战的适龄男丁都集结起来,也只有七千兵马而已,静山庵一战,被楚州军用作诱饵,伤亡太过惨重,之后又由于缺医少药,韩谦接手里,就剩三千战兵。 韩谦从叙州调来三百武官,加上龙雀军回归的精锐将卒,韩谦手里能战老卒及武官,加起来也就三千五百人左右。 然而,他们为攻尚家堡,以及前期攻克寨堡,前后逾两千六七百人的伤亡,其中超过一半都是老卒承担下来。 赤山军能战的精锐老卒及武官,加起来也就两千人出头一点;此外,也就五百多的伤病老卒。 这也亏得楚州军没有敢将精锐都押上来攻他们的侧翼,要不然的话,他们即便最后能胜,也是胜得极其惨淡、凄凉,胜得遍体鳞伤。 目前他们顺利打下尚家堡,是又缓了一口气,受此声势鼓舞,赤山军的规模或许能在极短时间内膨胀到两万、三万甚至四五万,但精锐老卒的成长却需要时间。 到时候将仅有的这么点老卒、武官分摊出去,结果只能使赤山军每一部的兵马,战斗力都会严重下降,但是还必须派出武官、老卒,要不然成千上万的投军奴婢,连基本的营伍都没有办法编成,更不要谈其他方面的约束了。 以往楚州军与安宁宫呲牙相视,都不想腾出手来收拾赤山军,给对方有可趁之机,但尚家堡陷落之后呢? 赤山军压根没有办法停下来,既没有时间淘弱留强,更没有时间去cao练新卒、培养新的武官。 那么多奴婢拖家带口来投,赤山军要是短时间内扩张四五万兵马,所附庸过来的老弱妇孺便要有逾三十万之巨,接下来他们就必需要安排分散就粮。 他们之前收存来的粮谷,也只能勉强维持一个月的供应余量而已。 打下尚家堡,收缴近两万石粮谷,看似极多,但收编尚家堡的奴婢之后,赤山军兵马及妇孺规模也进一步膨胀到十二万人,这次所收缴的粮谷,平摊每个人的头上,也就不到十五六斤粮谷、半个月的口粮而已。 倘若集中跑到一个地方,就将这个地方的存粮吃光吃空,然后再换下一个地方,那只会将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的生产体系彻底的摧毁掉,产生更多的流民、饥民,到时候看似人马会像雪球一样,极剧扩大到上百万之多,但也是一个随时会爆炸、随时会分崩离析的雪球。 而一旦分散出去就粮,赤山军需要照顾的面,就会变得又散又杂,暴露出来的破绽,也会越来越多。 他们此时集中力量,是能攻下尚家堡。 一旦分散出去,而对立面的世家门阀因为与赤山军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对立、越来越尖锐,其内部必然会更加凝聚起来,到时候他们还能一直打胜仗,不暴露一丝破绽吗? 而露出一丝破绽,就算楚州军与安宁宫没有动静,到时候又会有多少恨他们入骨的世家门阀,会扑上来嘶咬? 有史以来,王朝末年的底层起义从来都是声势浩大,席卷中原大地也是摧枯拉朽,但由盛转蓑又是何等的迅速,又是何等的迅雷不及掩耳! 底层起义产生的破坏力是极大,但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