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拜师学画之雄心壮志 (第1/1页)
第四章拜师学画之雄心壮志 1542年是壬寅年,所以杨金英她们这次侍女刺杀皇帝的宫廷之变,又叫“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后,皇帝完全退出了朝廷和紫禁城的正常生活,住进皇城西苑的永寿宫,沉迷于修道炼丹。 皇子朱未每天跟母亲杜贵妃生活在一起,很少受到皇帝的接见。杜贵妃心胸宽广,精心地教育、培养朱未,并没有因为缺少父爱,而让朱未受到任何委屈,感到孤独。 所有的太监、宫女也非常敬重杜贵妃,喜爱朱未,百般呵护着她们母子。 追仙太子在杜贵妃和太监、宫女们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有一天,皇帝正在睡觉,梦蝶来到皇帝床前。 皇帝看到梦蝶,忙说:“爱妃,朕好久没有看到你了。你怎么不高兴呢?” 梦蝶满脸不快,说:“皇上振兴国家,实现了‘嘉靖中兴’,果然没有辜负我当初对你的期望,让我很欣慰。但是你认为志得意满了,已经逐渐变质了,变得荒yin奢侈了,你还听信国师陶仲文的无稽之谈,修道炼丹,饮用甘露养生,延年益寿,致使侍女们反抗你,而你竟然滥杀无辜,太让我失望了。以前,像商纣王、秦二世胡亥那么荒yin残暴的君王,也没有出现过宫女弑君的天下奇闻啊!我为你感到羞耻!你真的让我太失望了!” 说完,梦蝶就飞走了。 皇帝惭愧万分,大汗淋漓,下了床,挥舞着双手,追着梦蝶远去的身影,大声哭喊:“爱妃,你别走啊!你听我解释啊!你别走啊!爱妃——” “皇上,皇上,您又想念贞德贵妃娘娘,又做什么梦了?”邓公公赶忙跑过来,把皇帝扶上床,接着休息。 皇帝一直没有醒,嘴里念叨着:“爱妃,爱妃,......” 怀着对皇帝的失望,梦蝶的幽魂离开了大明皇宫上空,四处漂游。 1547年,方皇后病崩,裕王朱未的生母杜贵妃晋升为皇后。虽然皇帝并不是十分喜欢杜贵妃,但是因她的肚子争气,运气好,给皇帝生了一个能够延续香火的儿子,迫于传统习俗和众多大臣的巨大压力,皇帝还是让她做了皇后。 在太师、文华殿大学士、建极殿侍讲学士、内阁大学士高拱和掌翰林院侍读学士、太常卿陈以勤两位老师的精心培养下,裕王朱未逐渐成长起来,风度翩翩,学富五车。 1552年,太子朱载壡病死。十六岁的裕王朱未被立为太子。因为朱未很喜欢自己的号“追仙”,所以人们叫他“追仙太子”。皇帝当初其实很想立景王朱载圳为太子的,因为不符合长幼有序的传统规矩,遭到众多大臣的强烈反对,再说,裕王朱未的亲生母亲已经是皇后了,如果立的太子却不是皇后自己的亲生儿子,难免会埋下很大的隐患,所以,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皇帝才再一次妥协,不得不立裕王朱未为太子。 这里又产生新的矛盾了。以前,大家都怀疑方皇后有可能因为一心想自己生一个儿子继承大统而谋害太子朱载壡,而朱载壡却偏偏死在了方皇后去世之后,病死于裕王朱未的生母晋升皇后之后,于是,大家又把太子朱载壡的死亡原因怀疑到了杜皇后身上。于是,宫廷中不停地演绎出了一出出风风波波,一桩桩恩恩怨怨。 不知道什么原因,嘉靖时期,很多妃嫔和皇子们一个个都很短寿,很多人的死因直到现在也是令人费解的谜。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生在帝王之家,身份显赫,地位极高,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威风无限,是非常荣耀的事情,但是,很多帝王家的人,到死的时候,才感叹:我怎么没有出生在寻常百姓家啊?! 追仙太子朱未知道自己这个太子之位来之不易,因此格外珍惜,格外勤奋,也格外谨慎。他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在太师高拱和陈以勤特别是高拱的精心栽培下,发奋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学等等,凡是有利于治国、理政、领兵方面的知识,还有文学、艺术方面能够增强修身养性方面的知识,什么都想学,一心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以不辜负众多大臣们的衷心拥戴和期望,并由此获得皇帝的喜欢,同时改变母后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在高拱和陈以勤两位太师特别是高拱的精心教育、培养下,他的巨大的潜能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发挥,各方面做得非常好,既贤明而且能干,也确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因为太师高拱全力辅佐,追仙太子与高拱之间建立了超越父子之情的情谊,还在历史上留下了两段佳话:一是自己当上皇帝后,师生二人在大臣陈以勤、张居正的支持下,共同创造了史称“隆庆新政”的辉煌成就,二是他英年早逝时,只要老师送终,说了很多掏心窝子的话,让高拱放声痛哭,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些也都是后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