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西苑游玩之西苑盛景 (第1/1页)
第十三章西苑游玩之西苑盛景 北京城内的“六海”以皇城北墙(今北海北门一线)为界分为外三海和内三海,皇城外西北的西海、后海、前海为外三海,又称后三海。因为后三海周边有十座寺庙,所以又合称什刹海。皇城内的北海、中海、南海为内三海,又称前三海,还称为西苑。皇帝修道炼丹的毓德宫就在西苑。南海与中海以蜈蚣桥为界,中海与北海以金鳌玉蝀桥为界。 追仙太子喜欢轻车简从,因为要去的地方都是皇家园林,警卫森严,不担心安全问题,便只带了邓公公、碧雪、春兰、夏荷、秋菊、腊梅、侍卫长龙虎将军高岚、贴身女侍卫锦衣卫特勤詹事府正三品少詹事铁风姑娘等人和八个锦衣卫士兵,没有带其他更多的锦衣卫人员。只要了四辆马车,追仙太子、邓公公、碧雪、高岚、铁风姑娘坐一辆马车,春兰、夏荷、秋菊、腊梅坐一辆马车,八个锦衣卫分乘剩下的两辆马车,一前一后保护追仙太子。 追仙太子说:“今天我们把南海、中海、北海游完,重点是北海。另外抽个时间去游什刹海。” 大家都说好,就出发了。 四辆马车从午门出了紫禁城,在大街小巷中很轻快地奔跑着,追仙太子觉得格外的轻松、愉快。阿虎紧紧地跟在追仙太子的马车旁边,欢快地跑着跳着。 街上的行人看见了他们敬仰的追仙太子的马车队,都恭恭敬敬地跪在街道两旁让路。 追仙太子向老百姓们挥手致意:“你们好!” 百姓们看到他们敬仰的追仙太子主动向他们问好,都很高兴,很激动,纷纷回答:“太子殿下好!”“太子殿下好!”“太子殿下好!”...... 北京城不仅紫禁城宏伟、壮丽,民居也是非常漂亮的。在一条小胡同里,追仙太子掀开马车的珠帘,看到一座非常漂亮的民居。 在去往西苑的路上,追仙太子看到一个四合院,前面有一个半圆形砖墙,砖墙中间开着一个中间凸鼓上下两端有细颈的宝瓶形的门洞,两扇红色油漆大门紧紧地关闭着。这个设计很好看,造型别致,形状多样,富于变化,颜色对比十分鲜明,给人朴实、清新之中寓意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追仙太子想象着四合院里的人们平时过着怎样一种舒适、惬意的生活。而自己深居皇宫大院,像被囚禁在笼子里的鸟儿一样,进出都比较麻烦,路程远,规矩也多,手续繁琐。 追仙太子不由得感叹:“哎,住在这些小院里,好自由,好惬意啊!” “嘻嘻,”碧雪笑了起来,“太子殿下啊,人啊都是处于什么环境呢说什么话。您在羡慕人家这里自由、惬意,说不定人家啊还在羡慕您享受着荣华富贵哪!” “这有什么好羡慕的?人嘛,有吃有穿,有地方放一张床睡觉就够了。”追仙太子想得确实单纯。 紫禁城离南海很近,不一会儿就到了南海了。追仙太子说想步行游览整个西苑三海,活动活动筋骨,让几辆马车到景山去等他们。一会儿,按从南海到中海再到北海的顺序游玩到景山。 其实,西苑三海也好,什刹海也好,都是一些湖泊,并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当初蒙古人占领中原,建立元朝帝国,在北京建立都城的时候,看到北京这么多湖泊,非常高兴,因为蒙古地区,最缺的就是水。在蒙古人的心目中,只有大海里的水才是很多的,于是,他们便把这些装满了水的湖泊通通叫做“海”了。这个“海”在蒙古语里,是“海子”的简称,就是“水域”的意思。 西苑三海非常漂亮。水面占地比陆地占地还多。这里原是辽、金、元三朝建的离宫,到了明朝就被辟为帝王御苑了。整个御苑以神话传说中的“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 南海里的“瀛台”,中海里的“水云榭”,连同北海里的“琼华岛”,构成“三海”中的“三神山”。这“三神山”也是追仙太子每次来前三海游玩时必去的地方。 南海里,完全是连绵的天然湖泊,处处楼宇错落有致、绿树纷呈。春、夏、秋三季,这里一片碧波荡漾,波澜不惊,百鸟飞翔,鱼游水底,而现在却是冰天雪地,湖面上结满了厚厚的冰,正是溜冰的好时节。在湖心和湖边的一些石头上,还有美丽的冰花。 一到南海,大家就被这里美丽的风光给震撼了。 “啊!”追仙太子首先发出了感叹,“简直美不胜收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