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畅游什刹海 (第1/1页)
第二十章畅游什刹海 天亮了,追仙太子容光焕发,一下子从床上弹跳起来,在碧雪、春兰等人的伺候下,洗漱,吃早饭,然后照例带着邓公公、高岚、铁风姑娘、碧雪、春兰等人,去坤宁宫给杜皇后请早安。 杜皇后看到追仙太子精气神越来越好,心中的阴影已经烟消云散了。她仿佛看到了追仙太子大好的前程,而她自己也会因为母凭子贵,子荣母贵。因此,杜皇后也一扫往日满面愁容,成天乐呵呵的了。人啊,只要精神状态好了,什么事情也许就都变得很顺了,什么难题也会迎刃而解了。 从坤宁宫出来,追仙太子笑容满面地跟高岚、铁风姑娘、邓公公、碧雪、春兰他们说:“今天,我们去什刹海游玩,溜冰,你们给每个人准备一双溜冰鞋。还是老规矩,把夏荷、秋菊、腊梅她们都喊来,安排四辆马车。” 听说今天要去什刹海,还要溜冰,所有的人别提有多高兴了。只要能够走出紫禁城,他们就像快乐的小鸟飞出了铁笼,可以在蓝天白云间自由自在地飞翔,快乐的心情无以言表。 只有邓公公说:“我年龄大了,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了,我就不溜冰了吧。不过,我可以欣赏你们溜冰,看谁溜得最好。” “那你就做裁判好了。”追仙太子说。 梦蝶用心音跟追仙太子说:“我也给你们当裁判。” “好啊!你能够现身吗?”追仙太子也用心音回答道。 “这倒有点为难我了。”梦蝶说,“算了,我就当观众吧。” 追仙太子一行乘着马车到了什刹海,带领大家首先把前海、后海和西海整个游览了一遍。 阿虎始终紧紧跟在追仙太子的马车旁边。从某种意义上说,阿虎保护追仙太子的敬业精神,一点不亚于高岚和铁风二人。 整个什刹海,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夏季的三海风光最美,而且湖边非常清凉,皇帝很喜欢到这里来消夏避暑。三海碧波荡漾,荷花飘香,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有人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概括什刹海的美景,赞美什刹海的神韵。皇帝经常带着皇子和公主们坐船到湖心欣赏荷花盛开时的美丽湖景。到了冬天,湖面结了冰,游船便不开了,但可以来欣赏冬景。当冰层达到一定厚度,湖上就会开辟出什刹海滑冰场,让皇子和公主们溜冰。 这里的胡同和四合院组成了北京城特有的风俗文化,沿着什刹海迤逦的河沿四周,形成了不规则但密如织网的网状胡同,这些胡同依势而建,自然天成。幽静的四合院里,假山叠翠,花木成荫,清澈的湖水,曲折环绕。 追仙太子带着大家,游览了大大小小的胡同和部分四合院。然后游览了钟鼓楼、银锭桥、汇通祠和烟袋斜街。 银锭桥是北京最早的桥,位于后海与前海之间,烟袋斜街南端的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因形似银锭而得名。天气好的时候,站在银锭桥上可以观赏到西山的美景。 汇通祠位于德胜门西大街,又名法华寺,或者镇水观音庵。汇通祠建在什刹海西海的一个小土山上,四面环水,北为水关。 烟袋斜街在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名叫烟袋斜街。这条街呈东北西南走向,大概有九十丈长。当年,住在北城一带的旗人大都有抽旱烟或水烟的嗜好,于是城里的烟叶行业就发展起来了。 整个什刹海,三个湖泊的边缘都用大理石或者汉白玉修筑了堡坎、栏杆,湖心大大小小的岛,也用大理石或者汉白玉沿着岛的四周砌了堡坎、栏杆。依靠着一座座虹霓般的小桥,岛岛相连,湖湖相通,湖连接着岛,岛点缀着湖,亭台连着楼榭,大片大片的树林、花草妆点着湖泊和小岛,美丽极了。春夏时节,蓝天、白云、湖心的莲叶荷花和岛上的亭台楼阁、岸边的花草树木一起倒映在清澈明亮、碧波荡漾的湖水里,那种景色,简直让人陶醉。冬天的湖面,结着厚厚的冰,有如一片晶莹闪亮的巨大镜子,展平如砥,漂亮得很。 游完了整个什刹海三个湖泊,追仙太子带领一行人回到了前海。 大家下了马车,穿上溜冰鞋,到湖里溜冰了。高岚、铁风、碧雪、春兰等人分别在追仙太子的前后左右,其他四个锦衣卫的人又分布在高岚、铁风、碧雪、春兰等人的外围,随时保护着追仙太子的安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