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鬼都想跟珍珠公主恋爱_第九十一章 迎请佛指舍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迎请佛指舍利 (第1/1页)

      第九十一章迎请佛指舍利

      宝塔的第二层至第八层均有斗拱、栏杆,自第九层起以青砖拨檐。塔身第二层至第十二层每层各设有八个佛龛,每龛供奉铜佛一至三尊,佛像旁放置经卷函匣,外罩铁网。塔顶以青铜铸造,三片相接成葫芦形。

      追仙太子向住持双手合十施礼说:“大师,我希望大师今天能开塔让我瞻礼舍利,一睹佛祖舍利风采,并将佛指舍利迎请到陕西总督府,展示一个礼拜,让万民瞻仰,祈祷国泰民安,人寿年丰。”

      住持双手合十还礼说:“阿弥陀佛。太子殿下胸怀宽广,仁慈善良,爱护百姓,尊重佛法,早已声名远播,如雷贯耳。今日,我法门寺得遇太子殿下亲自光临,不胜荣幸,瞻礼舍利,自是当然。太子殿下亲自迎请佛指舍利,让万民瞻仰,更是无上荣光。善哉!善哉!太子殿下请!”

      追仙太子一行人随住持来到法门寺地宫。法门寺地宫非常庞大。整个地宫仿照帝王陵寝的规制而建,为顶窑洞式石质建筑。地宫深达数丈,修制精工,金碧辉煌。

      水银为池,水银池里浮着一艘金船。金船上存放着用紫檀香木做成的棺椁,内以金瓶盛放佛祖指骨舍利,旁边是一件金袈裟。

      地宫里,除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还有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还拥有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地宫藏有世界上最早的,也是绝无仅有的玳瑁币。有完整的唐代宫廷茶具,当是目前所知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这套茶具由茶盒、茶罗子、茶碾子、茶笼子、盐台、风炉组成。

      双轮十二环金花银锡杖,是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被誉为“锡杖之王”,堪称稀世珍宝。双轮十二环金花银锡杖杖身长约六尺,杖首由垂直相交的两个银丝桃形轮组成,轮四面套雕金花金环一十二枚,轮顶呈仰莲流云束腰双层座,座上镶嵌智慧珠一枚,修长的杖身饰以鎏金纹,一周凸起的仰莲瓣下錾刻十二个栩栩如生的缘觉僧。

      唐宫廷秘色瓷也是年代最早、有碑文佐证的秘色瓷器,是古代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精品。地宫里还有大量丝织品,有唐代绫、罗、绢、锦、绣、印花贴金、描金、捻金、织金等花色品种,几乎囊括了有唐一代所有的丝绸品种和丝织工艺。

      住持特地拿起盛装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一边给追仙太子看,一边介绍:“太子殿下,这是等级非常高的舍利宝函,为唐懿宗所赐之物。”

      众多官员惊叹起来:“哎呀!这个八重宝函,怎么这么多层啊!”

      “制作太精美了啊!”

      “太珍贵了!”

      住持开始一层一层地揭开八重宝函,清脆的法磬声响起来:“咚咚咚......”

      八重宝函共有八重,大小不同,层层相套,住持一层层依次揭开,光芒眩目。

      八重宝函自外而内依次为:第八重,银棱顶檀香木宝函。从外观上看,这是一只精致的黑漆木函,呈正方体,长、宽、高皆为一尺见方,雕花银棱,通体以极珍贵的檀香木制成,内壁漆上了黑漆,乌黑发亮。

      第七重,鎏金四天王顶银宝函。

      第六重,素面顶银宝函。

      第五重,鎏金如来说法顶银宝函。

      第四重,六臂观音纯金顶宝函

      第三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

      第二重,金筐宝钿珍珠装武夫石宝函。

      当开启至最内层,即见第一重宝函,名为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塔顶飞檐高翘,金塔座上有一小银柱,仅三寸多高。

      众多官员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只觉得新奇,罕见,唏嘘不已。

      快看到佛指舍利了,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地看着住持手里的八重宝函。

      众僧双手合十念起了佛经。追仙太子一行人也全都双手合十,虔诚地等待着住持从金塔里拿出全世界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佛教界最高圣物——一节佛指舍利。

      住持小心翼翼地把佛指舍利从金塔里拿了出来。只见“灵骨”呈现黄色而且有好像骨质的颗粒分泌物,上端整齐下端折断了的,三面都是平滑的,有一面稍高一点,同时还有星星点点的白色霉点附在上面。灵骨长一寸多点。这是一枚真身佛骨。

      为了保护这节佛指舍利,法门寺仿制了几个佛指舍利。在法门寺的历史上,为了保护这个佛指舍利,曾经有好几位住持不惜舍命相搏,以身殉职。所以,这个佛指舍利的价值非同寻常,意义非同小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