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鬼都想跟珍珠公主恋爱_第一百二十九章 魂归故里之金鸭儿传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魂归故里之金鸭儿传说 (第1/1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魂归故里之金鸭儿传说

    当他走到石拱桥时,大雨就哗哗地下起来了。周围无房无店,他只好在桥洞里面避雨。

    走进桥洞,他放下担子,低头一看,洞里已有两个衣衫褴楼的人瑟瑟缩缩地颤抖成一团,一个*不止,一个只有出气没得进气了。

    王汤圆心中一酸,叹一口气,急忙舀了一碗热呼呼的汤圆慢慢地给他们喂,喂完一碗又一碗。不一会儿,这两个人把担子里面的汤圆都吃完了。

    这个时候,那两人突然站了起了,对王汤圆说:“钱全心应善,心善钱自全,善心结善缘,随我当神仙。”

    说完,他们拉着王汤圆就要走。

    走到了桥面,王汤圆不走了,并对他们说:“当神仙倒也逍遥快活,但是我走之后,谁又舍得白白地送汤圆给讨口或者付不起钱的穷人吃呢?”

    那两个神仙看他不走,不好过分强求,说了声“后回有期”,便不见了。

    过了许多年,王汤圆高寿善终后,放在棺材中的尸体忽然不见了。第二天,那拱桥边突然出现了一座土庙,当中端坐的正是王汤圆。庙的两侧有副对联:“我在此桥当土地,汝欲何处问神仙。”

    从此以后,那座原来没有名字的石拱桥就有了一个好名字——会仙桥。

    追仙太子说:“这个故事,就是教育人们多做善事啊。”

    “太子殿下,”碧雪笑着说,“这个故事是不是跟黄鹤楼那个故事很相像啊!”

    “嗯,有异曲同工之妙。”追仙太子说。

    下午,崔官和达县知县李应富陪同追仙太子一行人去游览西郊的塔坨。站在凤凰头,可以望见洲河对岸的翠屏山。顺着凤凰头往下走,是一条宽大、笔直的街道,名叫正街,又叫翠屏路。一直往下走,走到洲河边,就是南门口。

    南门口是一个水码头,非常繁忙。

    长长的石阶分成左右两边,一直延伸到河水里面。

    南门口的左右两边,是两条很古老的街道,一边的街道叫珠市街,另一边的街道叫箭亭子。两条街道上的房子,大多是在河里讨生活的船工、纤夫们搭建的简易的棚屋。

    站在南门口,就能看见西郊不远的塔坨。

    看到塔坨这么近,追仙太子决定不骑马,也不坐车,锻炼一下身体,带领大家沿着洲河边步行到了塔坨。

    洲河在塔坨转了一个弯。就在转弯的岸边,有一个既像一顶官帽又像一方玉印一样溜圆的小山头,从平地上拔地而起。

    山顶上有庙宇,还有一座白塔,人们把这座小山叫“玉印山”,又叫“龙爪山”,把这个塔叫做“龙爪塔”,将周围这个地方叫做“塔坨”。

    追仙太子说:“这个山的名字好听啊,叫玉印山好听,叫龙爪山也好听。这么美好的地方,肯定也有美好的传说吧。”

    崔官说:“太子殿下,关于这个玉印山、龙爪塔的传说,等一会儿,让朝阳寺的主持给您讲吧。”

    “好。”追仙太子说。

    崔官有点骄傲地说:“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这两个名字,都是唐朝著名诗人元稹在当时的通州,也就是现在的达州做司马时取的名字呢。”

    “哦,怪不得呢,这名字这么好听,原来是一代大诗人取的名字啊,取得这么有灵气。”追仙太子说道。

    王世贞说:“是啊,大诗人取的名字就是与众不同。”

    “崔大人,你们达州元九登高节这个传统好,具有悠久、深厚的人文气息!通过元九登高这一传统节日,达州府的百姓们表达了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表达了百姓们渴望有一个好的父母官的良好心愿,表达了百姓们追求安宁、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追仙太子说道。

    高拱说:“崔大人,你们也正应该向元稹学习,做一个受百姓欢迎、拥护的好官啊。”

    “是!是!”崔官说道,“高大人说得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追仙太子说先绕着玉印山转一圈再到山上去。大家来到洲河拐弯这里。

    洲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深潭。这个深潭,形如龙爪。潭水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一样。龙爪山倒映在深潭里,非常漂亮。

    半个时辰都不到,追仙太子一行人就转完了玉印山。然后,进了山门,爬到了山顶。

    山顶的白塔高九丈有余,成八角尖顶状,塔内有八层木楼,可扶梯而上。龙爪塔外形壮观,塔下有古寺,名叫“朝阳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