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辞_第十一章:拜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拜师 (第1/2页)

    这边说起杨初七等人和伍子胥一行人无奈分道扬镳以后,杨初七和秦孝倒是看得挺开,毫无伤离之意,大步向前行去。唯有嘎嘎却闷闷不乐,好在秦孝天性乐观,对她又是哄又是逗,不一阵,几人便欢喜如初,结伴齐齐往大剑山赶去。

    他们七拐八弯赶了将近十余里的山路,正眼见到一座雄山似横跨于半空之中,四周郁郁葱葱的青山若隐若现,层层密密的错落,好像那座山峰在云雾里奔腾,看来这定是大剑山无疑了。俗话说“蜀道多崎路,剑山独如飞”,所说的便是这金牛道的大剑山。

    相传此处乃是太上老君的故居,洞天福地那是不尽其数,不乏各式各样的奇闻,据当地民众说更有先民遗迹之踪,不为世人所广知而已。

    约莫在半个时辰左右后,他们终于爬到了半山亭。只见这里云雾缭绕中有两三间茅屋,左边是条窄窄的车道实不足丈余,再往左一看去是万丈悬崖,深不见底,骇人无比。而右边则是一堵峭壁直插云霄。地势真是格外的凶险。

    “来者何人!”杨初七等人正说笑着,如雷般的一声大喝传入众人耳帘,余音回荡在山中久久不散,直惊得杨初七和嘎嘎连忙摆出防卫格挡的架势。

    秦孝闻声却一副见多不怪的模样,满面轻松对杨初七道:“不必惊慌,这是我阿毕屠师叔。”随后,她朝左边的悬崖低处大声喊道:“师叔,我是秦孝呢!这两位是初七师弟和嘎嘎。”

    闻言方知,原来声音来源是铁面神刀阿毕屠,杨初七和嘎嘎在江湖上早就久仰大名,可惜一直无缘拜见,如今就要见到真人,心中自是窃喜,希翼非常。

    这个阿毕屠可是德高望重的英雄前辈,响誉盛名,昔年亦是名扬巴蜀的武学奇才,留下了许多的光辉事迹。此处暂不细说。

    “哈哈,原来是秦孝啊!这位就是你师父新收的小徒弟杨初七么?”但见一个人影从悬崖下掠出,转眼便到了杨初七跟前。看来这阿毕屠轻身术端的是厉害。只见他上来便讶异的问话:“咦,这是谁家的女娃子”

    “好俊的轻功!”杨初七心底深处惊叹道,接着,不自主的往这人身上瞅去,见是好一条大汉!浓眉大眼,虎头熊腰,只可惜满脸的络腮胡子,看着便少了一些英姿飒爽,多上几分狂野,观面相便知定然是那慷慨悲歌之士。

    杨初七想到这,心下自不敢怠慢,忙作揖施礼道:“小子杨初七拜见阿毕屠前辈,这位是小子刚认的义妹嘎嘎。”说完他又抬手指明嘎嘎的身份。

    杨初七知道这些江湖名门对来访人员盘查向来严谨,当然不敢撒谎去打马虎眼。

    “无妨,且莫紧张,我看这女娃子资质非凡,筋骨奇佳,反而更胜你一筹,倒不如随入我门下,当如何”阿毕屠看了嘎嘎老半响,若有所思的说道。

    “那自然妙极!嘎嘎,还不前来拜见师父”杨初七听了顿时大乐,这嘎嘎来大剑山本就没先打招呼,如今有此一名师愿收她为徒,自不会误了前程,正是一段福缘。他看嘎嘎有了这样的归宿,便当即自作主张唤嘎嘎上前来拜师。

    嘎嘎听完阿毕屠一席话大感意外,加之刚才看见他武功绝非凡类,外出闯荡本意就是想多学一些本事,心中自然乐意至极。于是大方地走到阿落寒跟前双膝跪下行了拜师大礼,口中说道:“阿毕屠师父在上请受弟子嘎嘎一拜!”

    “免礼免礼……我得嘎嘎如鱼得水也!”阿毕屠收得了这么个称心如意的好徒弟,深感喜悦,眉眼带笑托起嘎嘎道。而后他又道:“嘎嘎好徒儿你叫什么名字?要是本无姓氏便随我姓女,师父我本来姓女,乃是商汤女鸠的后人,后来先祖为了躲避仇家遂改了姓氏取阿字为姓,追随伊尹大贤,先祖立下祖训不得改为女姓,立志要复仇,徒儿你算不得我族门人,不如随我姓叫为阿鸽可好?”

    阿鸽听了再行拜礼谢道:“谢师父赐名,弟子铭记由来在心,将来必不辱没了师父名头。”

    七国争战多年,普天之下无静土,百姓几乎全都是流离失所,就先不说有无姓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