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的豆子_第二部分 大学是本书、看你怎么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部分 大学是本书、看你怎么读 (第1/1页)

    第二部分大学是本书、看你怎么读

    一、

    回到家,父母没有因为我离开部队而责备我。也没有因为我放弃优越的工作而说什么。依旧嘘寒问暖,为我做好吃的。可做父母的那一个不是天天惦念着自己的孩子呀!我不想他们为我担心,就和他们说,因为你们的儿子是豆子,所以你们不必担心,你们应该是这世界上最快乐的父母,因为你们永远不必担心豆子没人要。榨油的不要,咱可以磨成豆浆;豆浆没人要,咱可以做成豆腐;豆腐没人要,变硬了,咱可以做成豆腐干;豆腐干再没人要,咱就把豆腐干腌起来,变成腐乳……父母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心情变得好了一些。

    第二天一大早,我带了一些礼物去沈阳看望谢老师。谢老师自从离开部队后,就在沈阳又办起了一个篮球班。由于两年多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了,我准备在谢老师那里进行一段儿时间的恢复性训练。谢老师很高兴的答应了。因为,班里的队员普遍都是比我小几岁的孩子,正好可以帮助谢老师分担一些。但是,因为队里都是市内的孩子,没有住宿的地方。我只能每天跑通勤。

    每天我早晨四点钟起床跑步,顺着马路从村里跑到镇上的变电站,来回大约十公里。回来后,抓紧时间洗漱,吃完早饭,带上mama准备的午饭(几个茶叶蛋和两罐饮料),赶七点半钟村里到沈阳的班车,十点钟到沈阳西站,下车再坐半个小时的公交车到南站,再从南站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到体育馆。到了体育馆,打开门,坐在垫子上吃mama给煮的茶叶蛋,因为包的很厚,这会还是温温的,吃完就躺在垫子上休息一会儿,起来后,自己训练,一直训练到下午两点半谢老师和队员到了再跟大家一起练,四点半,训练一结束,我要以最快的速度换好衣服,赶西站六点二十分最后一趟回家的客车,到家差不多九点钟,吃完晚饭,洗漱后就睡觉……

    2月6日,除夕,队里放假两天。早晨跑步回来后,就忙着跟爸爸mama一起贴春联、包饺子,准备年夜饭。晚上,和爸爸mama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那一晚一家三口聊到了很晚才睡,最后我在mama的怀里睡着了。这一晚睡的很香,直到弟弟meimei们来拜年才把我吵醒。

    初二,我就又开始训练了。

    正月十五,我结束了在谢老师那里的训练。告别了谢老师和那些小师弟们,坐上了回家的客车。因为伟人小平同志的逝世,为悼念这位伟人,城里没有张灯结彩,也没有焰放烟花,客车在寂静的城市里穿梭着。当客车渐渐远离城市,进入乡村的地界时,夜空中繁花似锦,绵绵数十里,也许农民们不知道伟人辞世的消息,也许是他们在以这种丰收喜悦的方式来感谢这位伟人给他们带来的富裕生活。不知道几天后的山西之行,是如烟花绽放时那般如梦如画,还是如绽放后那般灰飞烟灭。车窗外那如梦境般的烟火,让我感觉到了生命的狂喜与刺痛,或许生命就是因为在黑暗中努力向上,在寂静的夜空里尽情的绽放,才会美丽。

    二、

    因为一直没有帅帅的消息,我决定亲自去帅帅的家里去找他。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来到的帅帅的家乡黄沙镇黄沙村。

    村里的人挺怪的,问帅帅,没人认识,问两米多高的大个子家在哪儿,全知道。

    见到我,帅帅先是一愣,然后就笑得看不到眼睛了。

    向帅帅的父母问过好,我便跟着帅帅进屋聊了起来。

    我开门见山说明来意:“这次来,主要是我想和帅帅一起去上大学,想征求一下伯父、伯母还有帅帅的意见?”

    帅帅爸高兴的差点儿没蹦起来:“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去,当然去。豆子这孩子真好,办事踏实,大老远的跑来了还这么客气。”

    帅帅妈也高兴没哭出来:“我们正整天跟帅帅发愁呢,你说这么高的大个子,体校也去了,兵也当了,最后又回农村来了。现在整天跟着我做针线活,给人家打工做电话垫。这十里八村的好说不好听啊!”

    帅帅反而挺犯愁:“我也想去,可是我怕我这水平不行。”

    我赶忙给他鼓劲儿:“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咱都是农村孩子,没有社会关系,没有大把的钞票,也没见过什么世面。父母给了我们一副好身材,咱不能给浪费了。成不成试他一把,不成能怎样?大不了再回来种地。成了咱就赚了。”

    帅帅妈赶忙接着说:“豆子说的对,成不成都去试一试。我和你爸为你的事儿都快愁疯了。难道你练了这么多年球,就甘心在农村种地、打工吗?”

    帅帅爸也挺着急:“去,儿子,只要你有出息,你爸你妈就是倾家荡产也供你。”

    我又接着介绍情况:“其实,帅帅的选择比我还要多一些。我联系了好多学校,因为我还有军籍,只能选择去山西。帅帅可以选择更多的学校。”

    帅帅很沉闷:“豆子,说句实话,本身打球我就不如你。其他的我就更什么都不是了。要是上大学,我离开你,将来还是一事无成,我们村就有两个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出去给人打工了。以后我就跟着你了,你到哪儿我就到哪儿。”

    我说了自己的看法:“的确,现在大学生就业也面临压力。以后会越来越困难。我们只有在大学里加倍的努力,争取球技和学业双丰收,做一个有特长的大学生。我们会更有竞争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