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兄妹俩相谈甚欢程班主深夜进宫 (第1/2页)
“原来是弄错了。”朱桂道。 他端起茶几上的茶杯,递到昌平公主的手上, “琛儿福大、命大、造化大,恭喜三姐了。朱桂常常想:三姐为人一向宽厚仁慈,菩萨心肠,应该是一个有福之人,今日一看,果不其然,朱桂真为三姐高兴。” 昌平公主接过茶杯,喝了几口茶,然后将茶杯抱在手中: “这次昌平五十岁生日,本不想大cao大办,一家人在一起吃个饭足矣。” “皇上了解昌平,过生日这种事情,昌平早就看淡了。” “昌平只想平平静静地过几天安稳的日子,可国凯他想让我高兴,一定要好好热闹一下,他不但要摆三天酒宴,还从青州府请来程家班。” “也亏了国凯这么做,要不然,昌平和琛儿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昌平公主以手拭泪。 程向东用手指帮母亲擦干净眼角上的泪。 “程家班第一天晚上唱的是《四郎探母》,扮演杨四郎的就是琛儿,他唱的很好,惹的昌平几度落泪,就特别留意他,他是程班主的儿子。” “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只是程班主的义子,我和国凯竟然同时发现他的眉眼、长相和国凯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后来我们又听一个叫二墩子的佣人说琛儿一到歇马镇就到镇上寻找一种吃食。” “什么吃食?”皇上问。 “就是东市‘章记馓酥’铺的芝麻馓子酥。” “昌平经常让翠云买来给琛儿吃,昌平也经常带着琛儿亲自去买。所以,琛儿对这种吃食的印象非常深。” “这些年来,他跟着程家班东奔西走,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寻找这种吃食。” “程家班也来过应天府,只可惜琛儿没有到东市来过。这种吃食独此一家——只有应天府东市的‘章记馓酥’铺才有。” “昌平就让人照样子做了这种吃食,琛儿见到这种吃食,就——”昌平公主有些哽咽。 “琛儿还在母亲的房间里面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家具,特别是摇篮和插在摇篮上的风车。” “风车是留在琛儿记忆里唯一一个玩具,琛儿还在母亲的房间里面看到了一尊千手观音佛。” “在琛儿的脑海里,也曾有过一尊千手观音佛,看到母亲房间里面的千手观音佛以后,琛儿一下子想起了很多事情。”程向东接着道。 “昌平跟国凯回歇马镇的时候,把那尊千手观音佛和房间里面的所有家具全带到歇马镇去了。” “看到那些家具,昌平就想起琛儿——这些年,是思念支撑昌平活下来的。” “之后,国凯就把程班主请来详细询问了琛儿的情况。” “程班主说,十二年前,程家班曾经在安庆的普觉寺待过一段时间,离开的时候,悟觉住持把琛儿托付给程班主,并嘱托程班主找到琛儿的亲生爹娘,悟觉住持还把琛儿的由来告诉了程班主。” “琛儿怎么会在普觉寺呢?”皇上问。 “悟觉住持说,七年前,他带着徒弟下山化缘,在回寺院的路上,师徒三人路过一个破庙的时候看见了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和一个两三岁大的男孩子。” “当时,正值冬天,下着大雪,女孩子病得昏迷不醒,她身体卷曲,怀中卷曲着一个男孩子,男孩子正发着高烧,也不醒人事。” “师徒三人就把这两个人带进普觉寺,女孩子病得太厉害,没有救活,临死之前,她断断续续、含糊不清地说了不少话,大意是恳求悟觉住持帮孩子找到亲生爹娘。” “但关于孩子的家在哪里,爹娘是谁,悟觉住持没有听明白。” “几天后,孩子醒了。七年后,程家班在普觉寺待了一段世间,下山的时候,悟觉住持把琛儿托付给了程班主。” “还交给他几样东西:一套小孩子穿的粗布内衣,一双小孩子穿的虎头鞋,一条汗巾,一个褡裢,还有一件绣着海棠花的棉袄、一条绣着海棠花的裙裾和一双绣着梅花的布鞋。” “粗布内衣是悟觉住持在破庙里看到两个人的时候,小男孩身上穿的衣服和鞋子,褡裢是女孩子所用的褡裢。棉袄、裙裾和鞋子是女人身上的衣服和鞋子。” “国凯就请程班主到安庆翠云的老家去了一趟。翠云的母亲、嫂子和二哥认出了粗布内衣、褡裢、棉袄、裙裾和鞋子。” “褡裢是翠云的母亲亲手缝制的,家里人出门办事用的就是这个褡裢,褡裢上的两个补丁是翠云的大嫂亲手缝上去的,一套粗布内衣原来是翠云的侄子的衣服。” “当时,琛儿的衣服被雨水淋湿了,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