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歇马镇_第一百四十七章 谭为琛出手不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谭为琛出手不凡 (第1/1页)

    婉婉和为仁并肩走在树林里,这片树林留下她太多童年的记忆。

    小时候,她经常跟两个哥哥到这里来拣拾树枝,家里面做饭的柴禾全靠三个孩子拣拾的树枝,多下来的树枝就挑到镇上去买。

    之所以能多下来,是因为谭为仁不但不阻止他们拣拾树枝,有时候还和伐木工人一起帮他们拣拾。

    婉婉就是在这片树林里面认识谭为仁,并对他产生好感的。

    两个人能走到一起,老天爷在冥冥之中做了巧妙的安排。

    所以,但母亲问婉婉喜不喜欢为仁的时候,她非常愉快地答应了。

    婉婉长到十三岁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家请媒婆上门提亲,但婉婉一个都看不上。

    在唐先生的帮助下,她念了不少书,一个念过很多书的女孩子,其眼光自然会比一般女孩子高出许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婉婉出落得越来越漂亮,上门提亲的人也越来越多,后来,婉婉干脆随同村的姑娘莲花到青州府去帮佣。

    下山之后,婉婉就随父母回到了谭家大院。

    下面,我们来看看昌平公主和谭为琛一行人到盛家下聘礼的情况。

    两辆马车驶过盛家桥的时候,谭为琛便看到滕管家和两个家丁站在院门口翘首以待,看到谭家的马车以后,一个家丁跑进院门。

    马车快行驶到院门口的时候,盛老爷、盛夫人领着全家人走出院门,走在盛夫人身后的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女佣人,女佣人的怀中抱着一个襁褓。

    尧箐小姐站在盛老爷的旁边,另外两个meimei站在盛夫人的前面。

    阿香站在尧箐小姐的身后。

    尧箐小姐今天的穿戴格外引人注目:

    长发及腰,一块杏色丝绢将长发挽在脑后,长发垂在胸前,头上没有一点饰品,白净的脸上看不到脂粉的影子。

    上身披一件皮毛一体的狐裘披风,披风里面穿一件蓝色对襟棉袄,脖子上围着一条白色的貂皮毛领。

    下面穿一条紫色、杏色、橘黄色、蓝色四色八辦、驼色羊毛包边的过踝裙裾,脚上穿一双绣花棉鞋。

    马车停稳之后,尧箐小姐和两个meimei冲到马车跟前,盛老爷和盛夫人紧随其后。

    姬飞和二墩子跳下马车,放下脚凳。

    尧箐小姐掀起车帘。

    抓住昌平公主的手,将昌平公主扶下马车。

    紫荆小姐和芙蓉小姐刚想去扶谭为琛的时候,谭为琛自己跳下了车。

    行过礼之后,盛老爷和盛夫人将昌平公主和谭为琛引进东院,滕管家和两个家丁则协助姬飞、二墩子将聘礼搬进中堂。

    当昌平公主将一万两银票递到盛老爷手上的时候,盛老爷和盛夫人客气了几句,便收下了。

    喝了一盏茶之后,盛老爷和盛夫人领着昌平公主和谭为琛在东院、西院和花园转了转。

    尧箐小姐告诉谭为琛:表哥翟温良自从上次离开盛府以后,就没有再回来过。

    这种情况,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表哥翟温良对盛老爷和盛夫人一向很孝顺,自从他到歇马镇来开酒楼以后,一直住在盛府的西院。

    尧箐小姐还派阿香到聚俊楼去过几次,但没有见到翟温良,聚俊楼的伙计说,翟温良离开歇马镇已经有好些天了,去了哪里,翟温良没有跟任何人说。

    在尧箐小姐看来,翟温良在青州的可能性比较大。

    尧箐小姐的意思是提醒谭为琛要小心提防翟温良——翟温良一定是在憋什么坏主意。

    吃过中饭之后,盛老爷将谭为琛请进书房,让他写几幅字和几副对联,在尧箐出嫁之前,盛老爷想把原来几幅字和几副对联换一下。眼看春节就要到了,家里面也应该有些新气象了。

    于是,阿香磨墨,尧箐小姐裁纸,谭为琛挥毫写了六副对联,题了三幅字。

    三幅字分别是:

    第一幅字:“聚翠亭”,盛府的瞻园有一个凉亭,建造好之后,一直不曾题字。“聚翠亭”三个字是尧箐想出来的。

    第二幅字:“畅春园”,盛府的东边也有一个花园,因为比较小,又和瞻园相连,所以不曾题名。“畅春园”三个字是紫荆小姐想出来的。

    第三幅字:“三思堂”,“三思堂”是西院一个书房,这三个字是盛老爷童年读书的时候,教书先生题的字,由于年深日久,匾额的表面已经斑驳,字的颜色已经淡了许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