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歇马镇_第一百七十六章 隐龙寺歌声悠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隐龙寺歌声悠扬 (第1/1页)

    宴席散了以后,林蕴姗和林老爷子在谭国凯、昌平公主、冉秋云和两对新人的陪同下到隐龙寺进香还愿——冉秋云把为智和为信也带上了。

    慧能禅师请出诫明住持为谭家举行一个诵经大会,诫明住持是耄耋高僧,他已经有三四年不主持诵经大会了,寺院中的法事大多由慧能禅师负责。

    诵经大会在大雄宝殿举行,寺中所有僧人齐聚在释迦牟尼的坐像前,左右两边,分三排站立。

    供桌右边放着一个半人高的禅案,禅案上放着一个铜罄、一个超大的木鱼,铜罄旁边放着一把铜锤,木鱼的旁边放着一把木槌。

    供桌前放着数排几十个蒲垫。

    在众僧低沉婉转的诵经声中,在慧能禅师的引导下,谭国凯一行走进大殿,然后按照辈分长幼跪在蒲垫上,与此同时,两个僧人搀扶着诫明住持从后门走进大殿,走到禅案跟前。

    林老爷子跪在第一排正中一个蒲垫上,谭国凯、昌平公主、冉秋云和程班主依次跪在林老爷子的右边的蒲垫上。

    林蕴姗、林云飞、谭国栋夫妇依次跪在林老爷子左边的蒲垫上。

    谭为琛和尧箐小姐,谭为仁和婉婉小姐,程向南和梅其宝,谭为礼和谭为智、谭为信跪在第二排蒲垫上。

    随谭家人到隐龙寺的亲戚跪在后面的蒲垫上。

    大殿的门外聚集了很多香客。

    这样的诵经大会,特别是由诫明住持主持的诵经大会并不多见,赶巧遇到这样一个好机会,香客们是不会错过的,他们站在大殿的门外。

    有的香客直接参与其中,他们双手合十,紧闭双眼,和菩萨做心灵上的交流。

    待谭家人全部跪在蒲垫上,微闭双眼、双手合十之后,诫明住持拿起铜锤和木槌在铜罄木鱼上敲了一下之后,众僧的诵经之声顿时悠扬高亢起来。

    伴随着参杂其间的铜罄和木鱼之声,诵经之声或低沉婉转,或悠扬高亢,歌声在大殿里面激荡回响,荡人心魄,沁人心脾。

    无论是吟唱经文的僧众,还是聆听吟唱的施主,无不虔诚之至。

    置身其间的每一个人,无不感受到佛祖的伟大。

    救苦救难的释迦牟尼佛,二目俯视,眉宇舒展,面容慈祥,人在他的面前,自觉渺小和卑微许多。

    所有的欲念都将被碾压成泥,化为乌有。每个人都会感谢上苍,不再有非分的奢求。

    此时此刻,每个人都会对上苍说,您给我什么,我就接受什么,不再想入非非。我什么都不去想,并不代表上苍会让我两手空空。

    诫明住持大概是体力不支,两位禅师搬了一把椅子放在他的身后,示意诫明住持坐在椅子上。

    诫明住持并没有理会他们,慧能禅师示意两个侍僧架着诫明住持,诫明住持没有反对,这说明他的身体确实有点吃不消了,但他还是想坚持到诵经大会结束。

    跪在蒲垫上的人,林蕴姗是最虔诚的一个,她紧闭双眼,眼泪不时从眼睛里面流出来,她在哽咽——只是在心里面哽咽,她不想破坏如此*肃穆的气氛。

    最后,大家依次走到禅案跟前接受诫明住持的摸顶礼。

    今天,谭国凯尤其虔诚,过去,每年,他都会带着全家人到隐龙寺来参加隐龙寺为谭家举行的诵经大会,但都是出于形式上的考虑。

    过去,昌平公主和冉秋云隔三差四到隐龙寺来烧香拜佛,谭国凯只觉得昌平公主和冉秋云是在在找寻精神上的寄托。

    今天,谭国凯的想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菩萨一定是听到了昌平公主和冉秋云的祈祷,所以,在历经了很多磨难之后,谭家得到了很多福报。

    最后,诫明住持在慧能住持的陪同下,在几个侍僧的搀扶下,将谭国凯一行送到大雄宝殿前面的台阶下。

    按照诫明住持的吩咐,慧能禅师领着三个老禅师将谭家人送到山门外。

    一月三号的早晨,程家班启程回应天府。一月四号的晚上,在秦淮戏院有一场戏,票已经卖出去了,所以,程家班必须在一月三号启程。

    程家班离开歇马镇的时候,谭国凯和昌平公主、冉秋云,林蕴姗,谭为琛和尧箐小姐,谭为仁和婉婉小姐将程家班送到鹰嘴崖的北谷口。

    分手的时候,谭国凯和程班主说好,在程向南和梅其宝大婚之前,他一定会带全家人赶到应天府,程向南出嫁的时候就从谭宅走,谭宅就是向南的娘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