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茅知县颇为得意 (第1/1页)
建文帝继位之后,就取消了朱桂豫王的封号。 朱棣原来就是燕王,他就是凭借藩王的势力最后坐上皇帝的宝座的,他对兄弟们的防范是很严密的。 昌平公主还知道,十九年前,皇宫一把大火,建文帝不知所踪。 皇上的人一直在找寻建文帝,他最担心建文帝勾结诸王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昌平公主和朱棣在一起生活、相处了很多年,她对朱棣的秉性是非常了解的。 如果有人在朱棣面前用这件事情来陷害代王,而代王和谭家走得很近,翟中廷在皇上跟前呆了很多年,除了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以外,他对皇上的脾气秉性更是了如指掌。 昌平公主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老爷这次被抓,很可能和这件事情有关。 马车行驶到镇北桥的时候,后面已经跟了黑压压一大片人——人们关心谭家人的前途和命运,想跟着车队到谭家大院去看看。 马车左拐上了北街的时候,昌平公主远远地看见,在谭家大院的门口,站着十几个带刀的衙役,还有一些官兵,看情形,查抄谭家大院的不仅仅是县衙的人。 这里面,肯定有章知府和翟中廷派来的人。 谭家这块肥rou,他茅知县一个人是吞不下去的。 他们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既然机会来了,他们会放过吗! 南院的门口也有站着一些衙役和官兵。 衙役和官兵个个手执利刃。 这些衙役和官兵不是来保护院子里面的东西的——值钱的东西,他们已经在第一时间里一扫而空,这些衙役和官兵应该是来阻止谭家人进院子的。 只有把谭家人赶走,茅知县之流才能安心霸占谭家大院。 南院和北院的大门上贴着白纸黑字红印封条。 衙役和官兵虎视眈眈地望着从眼前驶过的马车和坐在马车上的人。 在南院西边的谭氏祠堂的大门外和大街上聚集着很多人。很多人看到马车以后,迎了上来。 马车和迎上前来的人群在南院的大门前回合。 到跟前,昌平公主才看见,族长拄着拐杖走在人群的前面和中间,人群走的比较慢,因为族长的步子比较慢,他们不得不就着族长的速度。 姬飞拽紧缰绳,勒住马头,马车缓缓停下。谭为仁第一个跳下马车,马啸天和谭为礼也跳下马车。 三个人走到第一辆马车的跟前,将昌平公主扶下车。 昌平公主紧走几步,伸手抓住蹒跚而来的族长的手:“老太爷,老太太是否安好?” 几位年长的族人搀扶着族长,昌平公主分明看见族长和众人的眼睛里面全是泪水,有些人的眼泪已经溢出眼窝, 昌平公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这种不详的预感,从一走进歇马镇就有了。 今天是一个好天气,傍晚的太阳挂在山脊上,血红的晚霞照着整个歇马镇,可歇马镇人的脸上却阴云密布。 族长嘴角蠕动了好几下,一句话憋在嗓子眼里,就是不愿意说出口。 “族长,让您和族人受到这样的惊吓,昌平愧对谭氏家族的老少爷们。” 两行热泪从昌平公主的眼窝里面滚落而下,眼泪是为老太爷和老太太而流的,她已经从族长和众人的眼睛里面看到了结果。 “昌平,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愧对昌平和国凯的应该是我们,国基没有保护好老太爷和老太太。” 族长的话一出口,几个族人竟然哭出了声,几个女人哭得非常伤心。 “族长,老太爷和老太太在哪里?”昌平公主已经知道几个女人为什么悲痛欲绝了。 “老太爷和老太太在祠堂。” 大家自动让开一条路,族长和族人伴着昌平公主和谭国栋朝祠堂走去。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姓茅的来了。” 昌平公主回头朝东街看了看,果然是茅知县带着十几个衙役来了,茅知县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衙役分两队走在马的两边。 昌平公主转身继续朝祠堂走去。 人群一下子散了许多,有些人直接冲进祠堂,等昌平公主走到祠堂门前的台阶下的时候,刚才冲进祠堂的一大群人又冲出祠堂。 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家伙,这些家伙不是木棍,铁锹,就是菜刀和斧头,还有一些人的手上拿着猎枪。 还有一大群人从西街冲了过来,他们的手上也拿着鱼叉、弯刀和棍棒。 昌平公主在台阶下站定:“族长,他们这——这是要做什么?” “族长,我们跟他们拼了,咱们谭家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现在,有人骑到咱们头上来拉屎撒尿,是可忍,孰不可忍。”一个族人咬牙切齿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