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九章、例朝觐见 (第1/1页)
戚继光一头雾水,纳闷儿地问道:“什么真的?” 张居正冲古龙和李锤子两人抬了抬手:“你们先出去。” 待两人走出客堂,张居正紧锁眉头,说:“元敬兄不是知道水墨恒那个妖孽吗?” “他?破棉衣怎么还扯到他身上?” “他南下扬州之前,曾提醒过我,今年蓟辽二十万士兵的棉衣要严格把关,可是……”张居正既惊讶又愧疚。 “这是一件大事,叔大兄理应重视。”戚继光还以为水墨恒只是未雨绸缪,“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总督杨兆便难逃其咎。” “戚大帅,那你想如何处理?”张居正为了表示严肃,直接将戚继光的称呼改了。 “写本子,参他。”戚继光气呼呼地道。 “参谁?” “杨兆哇——” “参他何用?”张居正却摇了摇头,继而叹了口气。 “士兵过冬的棉衣是他发给咱的,不参他参谁?”戚继光感觉张居正这个问题问得莫名其妙。 张居正苦笑一声,幽幽言道:“元敬兄,你只知是杨兆给你的将士发了棉衣,却不知另有隐情啊!” “什么隐情?” “这棉衣是皇上的外公和舅舅负责采购的。” “什么?怎会是他们?”戚继光一惊非小,从座上豁然站起,旋即又颓唐地坐下,神情沮丧地问,“那咱手下的士兵不是白白死了?” 张居正音韵铿锵,吐字如火:“士兵绝对不能白死!若就这样死得不明不白,那还有谁愿意在冰天雪地为国为民守卫长城啊?即便不为了他们,就是为了你戚大帅稳定军心这一层,这笔账也一定要算清,不管事涉谁个。” 戚继光见张居正一脸不可侵犯的正气,心里腾起一股热浪。只是仍然忧戚地说:“可那是李太后的父亲和哥哥呀。” “这件事是我大意了,负有一定的责任。”张居正脑海中盘旋着水墨恒的提醒。 其实,说提醒,还轻了点儿。 水墨恒是严重告诫。 因为张居正一直没给武清伯李伟升侯,所以总觉得心里亏欠他什么似的,以致于这次将水墨恒的话没放在心上。 结果,闹出人命。 不过张居正暗自庆幸,这样也好,可以借此拿皇室开刀。 他想着,自今年春上,皇上和李太后颁旨,要征收子粒田三分税银,所有皇亲国戚便与自己交恶。 那些王爷、侯爷、伯爷、驸马爷……棵棵树下,都聚集着一大群猢狲,个个猢狲都看自家主人眼色行事。 因此,每一个新的举措推出,都会招来一片反驳之声。给人一种石头缝里射箭,拉不开弓的感觉。 若能利用“棉衣事件”治一治这个武清伯和国舅爷,不求有多厉害,但求收到杀鸡儆猴的功效。 张居正这么幻想着。 …… 大雪时断时续,下了整整一夜。尽管五城兵马司加派了巡逻的兵卒,可北京城里依然冻死了不少乞丐。 还有一些破旧的房子和流浪汉临时搭盖的草棚,也都被大雪压垮。街上只能看见一两只流浪的狗儿在觅食。一些在墙檐下做窝的麻雀,许多都被冻成了冰团子。 如此大的雪,北京也不多见。 第二天还恰恰逢九,是个例朝的日子。 若是嘉靖、隆庆皇帝秉国,遇上这种恶劣的天气,不用问,肯定要传旨免朝。可小小的万历皇帝,在母亲李彩凤和老师张居正的教导下,励志要做一位明君,即便天上下刀子,也绝不会不上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