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五章、两座大山 敛财有方 (第1/1页)
水墨恒回道:“一个是孔子的六十四代孙衍圣公孔尚贤,另一个是第七代阳武侯薛汴。” 听到这两个名字。王国光脸上浮现一丝淡淡的笑意,说到他的心坎儿里去了。 而张居正目光警然,脸上露出几分杀意。 水墨恒相信,张居正身为内阁首辅,不一定对全国各地的豪强大户都了如指掌,但对孔尚贤和薛汴两个人一定不会陌生。 天下人谁个不知?孔子是大圣人。 自孔子被列为“大成至圣先师”入文庙祭祠以来,他的直接后裔便被洪武皇帝册封为“衍圣公”。 衍圣公,是个爵位,并且世代沿袭。 而薛汴是成祖皇帝的靖难功臣薛禄的七世孙。成祖登基后,封薛禄为世袭阳武侯,封地就在山东。 一个是第六十四代,一个是第七代。这两家都在山东经营了N多年,其势力和影响力可想而知。 张居正问:“这两人怎么了?关乎赋税什么事呢?” 水墨恒笑着强调:“太大了,太关乎赋税的事儿,而且不是一般的大。” 两人都盯着水墨恒不眨眼。 张居正好些,因为一向知道水墨恒“妖孽”得很,有未卜先知的超强本领。 王国光虽然也见识过水墨恒的厉害,可与张居正比起来还有所不及。关键在他心目中,水墨恒似乎压根儿没去过山东,怎么就知道内情,而且说得如此肯定呢? 不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更何况是一个青年? “衍圣公和阳武侯,在山东的豪强大户中,简直就是拔山扛鼎的大人物,可他们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抚衙根本奈何不得他们。” “是吗?”张居正目光泠然。 “衍圣公孔尚贤,他住在曲阜,手下有大量的族人佃户。朝廷规定衍圣公每年要进京朝贡面圣一次。孔尚贤趁此机会,让族人佃户替他准备盘缠礼品,滥加科派。” 张居正和王国光皆点头,孔尚贤绝非全国首例。 水墨恒继续说:“再有,孔尚贤每次进京,对沿途百姓肆意sao扰,所过之处,如同遭遇强盗洗劫一般,有苦不能言。下面的府县衙门若稍加制止,则受他百般呵斥……” “岂有此理!”张居正气得大吼一声。 水墨恒虽然没见过孔尚贤,可凭借超越同时代几百年的经验判断,想着孔尚贤都已经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了,应该早被“腐化堕化”掉了,哪还遗传有孔大圣人的半分形象? 像他们整天过着无忧无虑、不愁吃不愁喝的好日子,不腐化不堕化才怪?怎么可能牛逼得起来?又怎么可能理解大众的疾苦? 肯定不是什么好鸟。 水墨恒也不怕开罪,而且真心认为对孔尚贤这种人就不能姑息纵容,凭什么只靠先人孔子的名头就拥有一个爵位?凭什么不工作不劳动,日子过得还比别人舒服一百倍一千倍? 都说富二代富二代,这都已经富了六十四代了……若他自己有才能,名誉极佳也说得过去。 凭什么? 所以水墨恒说话没留情面:“如此盘剥还不算,这位衍圣公还将沿途搜刮来的货物带到北京贩卖。每年来京一次,总得淹留数月,直到货物卖完,才启程返乡,赚得是盆满钵满,日子过得真个潇洒快活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