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六章、初步确定 (第1/1页)
大明第一首辅—— 对这个评价,虽然张居正感到有丝丝惶恐,可既然出自水墨恒之口,他也表示能够勉强接受。 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水墨恒的眼光向来很准。 其实,当初将刘台调回京师的决定,张居正是抱着检验之心,或者说“不服气”的思想在隐隐作怪。 因为一直觉得水墨恒很妖孽,而且号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随着张居正地位的上升和权力的日益集中,加上一系列的改革成就又都有目共睹,所以他自我感觉越来越好。 正因为这样,张居正心中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升起一股“不服”之气。想着水墨恒小两轮多,凭什么一旦与自己理念冲突时,总是他占据上风? 在没有当上首辅之前,对水墨恒精准的把握能力十分佩服。比如:成功笼络住隆庆帝的心,将孟冲成功挖走当厨子,又赢得两位太后的青睐,等等一些列的事。 当上首辅之后,前两年还谨慎小心,但凡遇有大事,总要与水墨恒提前协商沟通,包括京察、实物折俸、清查税关、捉拿邵方等,这每一件事对水墨恒都刮目相看。 “难道真的不如这个妖孽少年?”张居正经常偷偷地问自己。为此,当他首辅的位置坐稳之后,选择性地试探了几次。 第一次是王大臣事件,那次他还不敢单独去试,而是与冯保里应外合,但以失败告终,水墨恒代表着民心和官意; 第二次是左掖门事件,尽管那次他的愿望达成,可若没有水墨恒的指点和帮助,朱衡不会走得那么坦然,风平浪静; 后来才是刘台。 那是张居正第一次将水墨恒的话置之脑后,一是确实事先答应了自己的父亲,二来也想着提拨自己得意的门生难道有错?三者就想检验一下自己的眼光到底和水墨恒差在哪儿。 结果,很悲催。 可谓一塌糊涂。 可以说,从那以后,张居正很少与水墨恒唱反调。而夺情一事上关于惩罚与不惩罚的问题,他认为不算唱反调。因为与水墨恒的基本思想一致,而且现在也不知道这个决定到底谁对谁错。 所以经过几次试验后,张居正对水墨恒的眼光尤为佩服,之前的丝丝质疑现在已经几近化为乌有。 这也是为什么水墨恒提出选择田园生活不理朝政时,张居正突然感到一阵茫然的缘故。 但,单就这一点,他的感触显然不如李彩凤深,也就没有追问水墨恒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选择。 他只是感觉水墨恒的决定有些突然,没想到是为了逃避什么这一层。毕竟水墨恒对他说的,相较于李彩凤少得多。 既然水墨恒给出了理由,张居正便不再纠结。这一点,他不像李彩凤想了又想,非要问个明明白白。 男人与女人的处事方式还是不尽相同。 尽管水墨恒给的理由也没多高明,但对“大明第一首辅”这个评价,张居正无话可说,想着对,你是少保,说走就走;我是首辅,当然不能退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