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 群众的慰问 (第1/1页)
大案队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吴建国笑着说道:“烟头破案,也算是奇功一件。” “这个马玉,真是坏到骨子里了。”王博说。 “还有更坏的呢,类似的案子多得是。”李铁说。 “师傅,葛魁和于红会不会判刑?”邵东问。 “判不判刑,由法院来审判,我们的任务就是: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吴建国说。 “应该会判,但是判不了几年。”李铁话音刚落,办公室座机就响了,李铁接着说道:“别cao那个心了,忙好自己的把,你看看,又来事了。” 吴建国看了看来电显示,是局里的内线电话。便抓起电话说道:“你好。” “吴队,一楼招待室有几个群众,领头的一个老师傅,非要见你,在门口放了鞭炮,带着锦旗来的。” “见我?” “对,就找反扒队的吴队长。” “反扒行动都结束了,哪来的反扒吴队长?” “你去看看吧,政委在接待。电视台一会也来人。” “好,我知道了,谢谢你。” 吴建国挂了电话,说道:“邵东王博!” “到。” “我命令你二人前去一楼招待室,接受群众慰问。” “是。” “不是,师傅,人家找的是你。”邵东说道。 “服从命令。” “是。”二人答道。 吴建国对老李说道:“谁找我,都说我不再。”说完打开了门,伸头左右看了看,一溜烟的跑去了休息室。 邵东王博愣了,邵东问李铁说:“李队,我师傅怎么了?” “老吴最怕出头露面,百姓慰问还好说,上电视的事他最怕。”李铁说。 “那有什么怕的?”王博问。 “用老吴的话说,天天累的臭死,有那个闲工夫还不如睡一会。”李铁说。 “我要上电视。”王博说。 “走,去看看。”邵东说着拉着王博一起下了楼。李铁笑呵呵的看着二人的背影。 二人来到县局一楼的接待室,局里王政委正在和几位百姓聊着。 一位老大爷看向二人,起身说道:“就是这小伙,这俩都是,还有他们队长。” 王政委说道:“两位进来坐。” “是,王政委。”二人答道。 二人落座,邵东仔细一瞧屋内的群众老人,正是抓“千佛手”赵五那个案子里的失主,自己还领着他去买的拖拉机。 “老人家,你怎么来了?”邵东笑着问道。 老人身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站起身来,和邵东王博握手,自我介绍道:“我叫郑海涛,在县里文化馆工作,这位老人是我父亲。” 邵东王博二人寒暄道:“你好你好。”“请坐。” 郑海涛介绍说:“我工作忙,回老家很少,昨天我父亲捎信非让我回家,我晚上就赶了回去,父亲给我说了具体情况我才明白,是这样,那天我父亲带着村委会的公款进城买拖拉机,被贼偷了,是一位姓吴的警官破的案。” “是我师傅吴建国。”邵东说。 “对,就是吴建国。”老人说道。 王政委问二人:“老吴呢?” 邵东和王博对视了一眼,没说话。 王政委笑道:“这小子,又躲了,行了,你俩说说吧。” 老人说道:“吴警官是个好人那,找回了俺丢的钱,留俺住了一晚,让这小伙给俺打了饭,后来还领着俺去买了拖拉机,这小伙还会讲价,比俺自己去买都便宜。” “应该的,老人家。”王博说。 王政委说:“一会电视台来采访,你俩发表一下感言?这可是好事。” 王博鼓起勇气说“报告政委,我可以。” “好,你俩理一下思路,一会准备发言。”王政委说。 “感谢吴警官。感谢几位警察同志,给我父亲解决了难题。政委同志,你带了一帮好兵啊。”郑海涛说。 众人在屋里聊着,不大会,县电视台两位工作人员来到,一男子扛着摄像机,一女主持拿着采访的话筒。 王政委对邵东王博二人说道:“准备一下。” 摄像师把镜头对准了邵东王博和老人。 “观众朋友们,这里是县公安局接待室,本县公安局反扒行动取得优良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我身边的是本次行动的参战警员,曾帮助群众追回被盗的一万多元,失主今日来到公安局,慰问参战民警,我们现场采访一下失主。”女主持把话筒对准了老人。 “俺是大容村老郑头,俺感谢警察,帮俺追回了丢失的巨款,当时别人都给俺说钱找不回来了,俺还是报了警,吴警官让俺住在他宿舍等消息,还给俺打了饭,钱第二天就找回来了,吴警官还让这小伙带俺去买了拖拉机,我证明警察都是大好人。”老人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