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心灭_第四十七章 风起云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风起云涌 (第1/1页)

    那日小七再往灵隐山中,却已不见清玄身影,屋内收拾得一干二净,看似是去了什么地方。

    小七心想着定是东方灼将她带走,不知何处去寻,便回了去。

    黄晓悠闲得在伙房中走动,因小七与清玄的旧情,观察了几天,觉得她其实本性不坏,只是当时双方立场不同。

    因朝暮相对,似觉得她冷峻的外表下却有颗火热之心。

    越是她说道昔日与清玄、项天洪之间的情谊,那种目中闪烁的光亮应是发自内心的珍惜与怀念。

    便心中也原谅了她,渐渐习惯自己断臂的事实。

    正在房中踱步,舒展身体,忽闻得房门之外脚步匆匆,房门被推开,迎面走进两三个士兵,士兵见房内有人,露出惊讶的表情,其中一人厉声说道:“这不是长安的大将军么,怎会出现在这里,速速通报王爷!”

    见二人上前与其厮打,另一人慌忙跑了出去,冲着外面大喊道:“此处有贼,快些来人!”

    即便那人说完此话便被黄晓割破喉咙,或许因其喊叫声被听见,加之对此处的地形不甚熟悉,正当黄晓不知所措之时,王爷便已赶到门外。

    一身健壮肌rou,身披斗篷威风凛凛,浓厚的眉间却有一番正义凛然之气。

    这是黄晓第一次见到王爷,与他想象的天差地别。

    他一声令下,便命人将黄晓捉来,准备处置,幸得小七正巧赶来,欲将此事说得明白:“此人是我藏匿于此,如若责罚,一切冲我来!”

    王爷挑了挑眉头,双目圆睁得看着小七,厉声说道:“既然你选择加入我们,必是要遵守军中的规矩,眼看就要攻入长安,为我儿报仇。奈何犯如此糊涂,今日定不可饶你!”说完便准备大刑伺候。

    黄晓在小七挺身上前的一瞬间似在她身上见到了与清玄不甚相同的东西,那种闪光之处使他的心为之一震。

    忽能与她的焦急感同身受,有股热血在胸口翻涌。

    他站到小七前面,对着高大威猛的王爷说道:“今日一见,自觉王爷与流传的形象极其不同,两军相争,受苦难的无非百姓。若是王爷乃仁爱之人,必不会生此事端。对于令公子在长安的不幸遭遇我也有所耳闻,杀人自然偿命,而你所恨之人不久前都已纷纷离世。皇宫之中似一座空城,现如今朝廷之中人心动荡,官员们辞官的辞官,守在宫中的也有,不过形同虚设,只靠我爹爹在外征战,并无一人管事说话。既然私仇已报,为了天下苍生,劳苦百姓,切不可再倒戈相向。若你能够放下,你本就皇族外戚,我且前去与爹爹商量,将这大唐江山交由你,天下便可一团和气,如何?”

    黄晓很少在如此场合去请求一个人的答应,身后似有一股勇气推动着他。

    他回头望了一眼小七,见她微微一笑,那份真诚难以掩饰的微笑,是他第一次见到,便暗自欢喜着。

    马上的王爷仔细揣度着方才他所说的话,觉得确是在理,他平日里也是亲民如子。

    若不是面对周乘之死,李皇却将杀人凶手封为驸马,简直令他颜面扫地,不过如今确是如他所说,与之有所牵连之人都已离世。

    觉得如此无谓的厮杀下去确不是办法,于是松口答应。

    见他二人眉目间似有情义,便将小七扣押在手中,放黄晓回到长安去说服他爹爹。

    黄晓的断臂,黄岩看在眼里,心却似滴血般疼痛,他费尽心思才说得爹爹同意他与异族王爷达成的要求。

    听他说完,黄岩喜出望外,决定与他痛饮几杯酒。

    两军停火,王爷骑着高头大马朝长安城中来,道路两旁被围得水泄不通。

    众人议论纷纷,没有战争,没人闹事,看似百姓应是满意这个结果。

    小七也骑着白马随后而来,来到宫廷之前,所剩不多的文武官员悉数到场。

    登位盛典一过,黄岩便朝小七走来,见她面容清秀,双目有神,身上亦有股英武之气,便喜笑颜开得说道:“你就是晓儿的意中人,眼光果然不错!知道为什么我同意了晓儿与那异族达成的协议吗?”

    见她摇摇头,便继续说道:“正因如他所说,我这孩儿自小放荡不羁惯了,不知情为何物。沙场断臂有幸你救了他,将他藏于异族的这几日,对你日久生情,只碍你的身份比较敏感,若是有心娶你,也碍于战事,才与王爷定下协议,也能安定天下不致大乱。此乃一举两得之法,我便答应了,往后你们可要好生珍惜,携手一生。”

    说完似满意得点点头,哈哈大笑着离开。

    随后黄晓跟了上来,面容有些尴尬,一圈红晕隐约可见。

    小七正开口有话要说,却被黄晓拉至一无人处,急切得说道:“我知道你怪我撒谎,且听我能够把话说完!”

    “你先别说!”小七捂着他的嘴,羞红了脸颊说道:“我确实对你动心,昔日清玄假扮男装之时我便被她吸引,自己却总独尝这相思,没能表明心迹。如今缘分至此,让我遇到你,我定要将心情说明。在那日你挺身而出说了那番话之后,我便心动不已,人生在世数十载,奈何命运跌跌撞撞。我选择加入异族,与大唐为敌,只因在凌云山遭受的一切,我觉得世人多半道貌岸然,偏偏遇上你。我在世上已无依无靠,今后望与你携手。”

    黄晓听了此话满目泪水,连连点头,将小七拉入怀中。

    她依偎在他的肩头,不禁抚摸着他空掉的左臂,懊悔自责涌上心头。

    黄晓瞧得见她的心思,轻柔得说道:“你我的缘分正因它而起,我还感激不尽,快别伤心难过了,往后这眼泪我便是见不得了。”

    从未有人对她说过如此的话,从未有人钟爱于她。

    她决定安顿下来,与他共度余生,因他给她的那种心动,似一种似曾相识,又一种相见恨晚。

    项天洪离开皇宫之时,玄宗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了一张字条,上写道:“我已先回山中,请来柳月师父,留你在城中静观其变,若遇风波,随机应变即可!”

    看完之后便在城中潜伏,找了个客栈住下,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因视线所及之处便是整条长安街。

    几日未出房门,傍晚时分,一阵微风爬上窗栏,袭入项天洪的身体,项天洪轻声叹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丢下手中的酒瓶,决定出去走走,让这阵清风解解微醺的酒气。

    入夜天气微凉,他单薄的白色道服外加穿了一件长衫。

    走在街上,虽周围热闹非凡,但他自觉内心清冷,不禁紧了紧衣衫。

    因今日普天同庆,百姓不再忍受战乱之苦,长安街上灯火通明,到处火光窜动,人群熙攘。

    走过一处烟柳繁花之地,门口几位身材曼妙,妆容惊艳的年轻女子手提一只灯笼站在街边拉拢客人。

    他不经意走过,不愿抬眼,正当走过一位女子身边,似觉被一种熟悉的光亮吸引。

    他驻足在她面前停了下来,那女子忽得来了热情,伸手便上来抚摸他的肩膀,声音软绵绵酥得让人把持不住,说道:“客官,可是难得路过,今晚就让莲儿来伺候您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