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解不开,理还乱 (第1/1页)
孟旭大吃一惊:“你又知道了?” 扫地僧眉飞色舞的对着孟旭笑了笑,那表情就跟天桥底下给人摸骨算命的大忽悠一样。孟旭闷闷不乐道:“是,我修炼的功法比较特殊,听说《易筋经》能帮助打通经脉,我想试试。” 扫地僧道:“那便是对了。不过《易筋经》乃是当初达摩祖师所创,至阳至刚,从未有人把《易筋经》当做一种辅助练功的法门,你修炼时更要多加小心。” “大师,你别这样,你突然把对我这么好我不适应——你特么有屁快放!” 扫地僧清了清嗓子尴尬的说道:“少林寺本就年久失修,此次武林大会更是毁去了一半庙宇,我们这些当和尚的整日青灯古佛,没什么银两。师弟,你看你此番能否从讹来的黄金里分一部分当做是给少林寺的香油钱?” 话没说完,孟旭直接一记飞踹踢了上去:“我踹死你个六根不净的秃驴!” ———————————————————————————————— 李师师坐在皇宫的御花园内,和赵佶相顾无言。 时隔五年,赵佶穿回了曾经的龙袍,只是面对李师师,他终究没有了当年那股帝王的气势。 五年的民间生活,磨得他没有了一点棱角。赵佶本以为李师师在当得知自己重获皇位之后,会喜极而泣。只是没想到她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样子。 “我明天带梨梨去南方。”李师师沉默许久,开口道。 赵佶一愣,继而不解的问道:“为什么?难道留在这皇宫有什么不好?” “不是因为皇宫,是因为你。”李师师垂下了眼睛,道“我想尝试过一下一个人的生活。” “好好好,你不想见朕,那朕以后不在你面前出现便是。你又何必非要躲得天涯海角呢?” 李师师咬着嘴唇,看着远处在花丛中嬉笑玩闹的女儿,幽幽的对赵佶说道:“我不想再做一个攀附权贵的女人,我只想安安静静的看梨梨长大。这个孩子,不适合这样的生活。” “你能在我潦倒的时候跟在我身边五年不离不弃,为何我东山再起时,你却又说出这种话?” 李师师扭过头去,不愿多说。赵佶心里窝着火,却又不敢发作,只能深深的叹了口气,拂袖而去。 “娘亲。”大概是注意到二人的尴尬,小女孩忽然扑进了李师师的怀里,“爹爹又惹娘亲生气了?” “是娘亲不好。”李师师慈爱的摸着女儿的额头,轻道。 是夜。 当冷风吹过汴梁皇宫的后院,李师师轻手轻脚的关好门窗,抱着女儿坐上了前往南京的船只。 她留下一封书信,相信赵佶看过信上的内容便会明白她的心意,也会知道她狠心带着女儿不辞而别的良苦用心。 一曲琴筝弹未遍,无奈朝阳人怨。 就在同一时间,不辞而别的还有另一个人。这个人,曾经在汴梁城人人喊打。宋徽宗提起他直叹气,王小二说其他无奈耸肩,他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紧闭门窗,他停留之地,八旬老翁不敢将家中女眷示之。只因此人恶名远扬,号称“方圆十里,不留母狗”。他官居一品,却为官不正,他富甲一方,却为富不仁,他就是赫赫有名的一蛋郎君高衙内。 说起这个高衙内,那可得从王小二他们屯兵大同说起了。 当日,高衙内是随同王小二一起走的。只不过在半路上,他贼心不改,偷吃了一家庄户的小女儿,惹得人家老太太要上吊自尽。王小二大怒之下就要砍他脑袋,要不是他机智的软磨硬泡,现在真的是死无全尸了。事后,高衙内虽说没被判死罪,可还是让收押起来。后来还是趁着在野外拉屎的功夫,他才偷偷逃了出来。 “我好可怜啊……”高衙内边走边抱怨着,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码头边。他想了想,要不就这么偷偷爬到人家船上,顺着船一路去南方得了。 高衙内想想也是,反正大宋是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了。做了这么多年花花太尉,倒还真没品尝过江南水乡女子的滋味。想想还有些小激动。他就跳上一艘小船,钻进了船舱。 “这破船真他奶奶的不舒服,也不晓得是哪个穷鬼的。不行,我出去换一辆。” 就在这时,高衙内猛地听到船外有人说话的声音,急忙趴下身子,四处瞧了瞧,也就只有一张桌子下面能藏人。他打了个滚,掀起桌布,急忙钻了进去。 “姑娘,你带着孩子,进去吧,等明儿个到了南京,我知会你一声。” “有劳船家了。” 李师师走进船舱,皱了皱眉头。这船舱却是寒酸了些,没有半点装饰,只有张桌子,和四条板凳能坐人。李师师走到板凳前坐下,安抚着女儿的额头说道:“梨梨听话,等你长大了,我们再回来找你父亲,好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