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仁心 (第1/1页)
中原大地,尸骸片野,妖族的、凡人的、天兵、虾兵蟹将、魔族兵、阴兵等…… 虽然在此时,二十万剑佣已经是竭尽所能的去保护大家,但是还是难免有所牺牲,而且牺牲的数目并不小,七百多万的大混战,牵动天地人三界六族,这一场血雨腥风何时才是一个头呢?大家都想知道…… 王莽手持王剑,缓缓向前走了几步,而随后,谋臣刘秀缓缓接近,顿时间,王莽凝视远方,并对刘秀说道:“刘爱卿,你说朕是不是一位逆天意的皇帝?” 听到此时,刘秀所表现的则是静而不答,而王莽则追话道:“但说无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顿时间,刘秀用很委婉的语气说道:“其实一切都是定数,生或者死,灾难或者福分,爱情或者分离,喜欢或者厌恶,善或恶,很多时候,都有自己的时间与定数,其实皇上并没有错” 听到这里,王莽缓缓回过头来,并看着刘秀,然后憋屈的说道:“大儿死去,小儿逆我,也死了,我这为了百姓,我努力付出的,这值得吗?这还不说,除了轩辕黄帝与武王伐纣两个年代以外,再触动神人之间大面积的斗争就是我王莽,你说,难道朕的这个皇帝难道是有悖于天意的吗?” 刘秀听过王莽的话后,只是微微摇摇头,并回答道:“皇上爱民如子,爱臣子如自己的亲人,这些都不错,但是可惜的是……” 话语一半缓缓而止,这可引发出了王莽内心中的一股深深的探索欲,而随后刘秀继续说道:“时机,时机不对……” 顿时间,王莽似乎领悟道了什么…… 回闪…… 龟蛇二山之间,六族领袖排列一堂,对于此时王莽而言,能够跟几大领域的首领相聚一堂,作为一位凡人而言,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毕竟王莽是皇上,所以不可以表露出此时内心的状态,但在几位领袖发话以后,王莽也忍不住发言了:“我凡间众人,世代供奉上苍,而此时,为何我等子民,却要饱受疾苦,年年灾害,民不聊生” 这时候玉皇大帝发话了:“对于人间的疾苦,一切乃天意,我等只是执行而已,如果你把此时强加于天庭的错,那你未免太武断了” 而王莽则回答道:“天上神仙不管事?还看天意?朕真心不懂”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众仙之上还有一位创世的,上苍的话语,我们怎么可以不听?”玉皇大帝告诉王莽,而王莽却十分不理解,并觉得玉皇大帝是有意推托:“敢问玉皇大帝,天兵五十万,能打多久?” 顿时间,玉皇大帝转过头来,并眼睛死死的瞪着王莽:“人君所意为何?要打?” “王莽不敢,只是问问而已”王莽的话中带着极其挑衅的味道,而此时玉皇大帝则告诉王莽:“你这个乱臣贼子,你主子带你不薄,你却推翻了主子的江山,王莽啊王莽,你什么都好,唯一就是不懂得等,时机不到,你要来硬的?好,我天军一定奉陪到底!” 顿时,玉皇大帝驾云而去,而随之,龙王和鬼帝也依次离去,另外魔尊同妖后则告诉王莽:“人君无虑,我等一定伐兵相随……” 闪回…… 听到刘秀的话语,王莽内心有着针扎的情绪,但随后,王莽三思后,告诉刘秀:“倘若你是人君,你会如何处理这问题?” “刘秀不敢”刘秀再三叩拜,而王莽却告诉刘秀:“朕对人一向亲和,此时朕迷茫,希望有人指点迷经,你是一位敢进忠言之人,所以朕才问你的” 听到这里,刘秀低头叩拜,并回话道:“那微臣只有冒死进谏” 王莽认真的看着刘秀:“如果微臣是皇上,微臣一定供奉上苍,为百姓祈求,凡为天下之人最好的,不是去改变天下,而是站在百姓的眼中,为百姓去思考,强国之路必须要有,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敌人并不在外,而在内,秦始皇高压,最后的结果难道不是釜底抽薪吗?然而,大汉的开国元勋刘邦,他并不是项羽的对手,为何会胜利?因为他所做的事情是为百姓分忧,而不是为王权谋利,而后,几代大汉皇帝一旦谋求私利的时候,江山就这样一夜崩塌” 听到这里,王莽似乎略有所思…… 想到自己当初对百姓所说,要给予百姓一个平和的生活,太平的生活,而如今大汉虽然已经被推翻,却根本没有履行自己若言,对此,王莽其实现在也十分无力,他很想做好一位皇帝,但是此时大汉下,即是灾害连连,又是同逆天的作战,耗尽兵力、人力、无力、财力、粮草,等等等,在此时,王莽的脑袋似乎要炸了一般,他根本不敢再想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