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姑娘默默不得声 (第1/1页)
提示:本书是慢热节奏,到了第八章才开始有矛盾点,所以希望大家能稍微坚持一下~ 溪岸边,少年捧着一本泛旧的书本读的津津有味,溪水中其他少年嬉戏声入耳恍若无物,仿佛天地间只有他和面前的书本。 少年姓何,名安在。安在安在,就是健在,平安无事,其名就希望他健健康康,平安无事的生活。寓意是很好的,只是加上姓氏,何安在,这其中意味就变得不能那么美好。 何安在的父母不是没想过改名字,只是这个名字是何安在还在娘胎里的时候,他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爷爷给起的名字,说是必须喊这个名字。 后来陆先生也说这个名字起的好,说什么“清风拂柳报春心,千里将城何安在。” 何安在的父母是实实在在的庄稼人,没读过书也不识几个字,听得陆先生说这个名字好,便觉得好,也就没改名的心思了。 陆先生全名叫陆茗娴,是镇上书塾里的先生,先生并不是小镇里的人,他是在十六年前才来到镇上的书塾里教书的,算起来恰好是何安在出生的那年,也正是何安在的爷爷失踪的一年。 何安在是顶喜欢读书的,与其他同龄少年不同的是,都是黄土地滚摸打趴的孩子,别人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他却因为自幼身体羸弱,体弱多病,别说上树下河,就连跑几步都会喘上一会儿,倒是读书,是顶聪明的。 “何安在,你整天读书能读出个什么?” 何安在不用抬头便知道说话的是谁,他回答道:“陆先生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说话的少年坐到何安在身边,甩了甩湿漉漉的头发,水珠四溅,何安在连忙护着书本不被溅到,轻声呵斥到:“徐兼,小心一点,这是陆先生借给我的,要还的。” 徐兼咧了咧嘴,有点不屑:“不是我说你,你本来就身子弱,还整天抱着书,不知道运动运动怎么能身子好。”说罢,他挥了挥壮硕的手臂炫耀着。 “要我说,你读这些书没点屁用,你看看咱大梁的铁将军,你说谁不佩服?”徐兼这样说到。“不是我埋汰咱陆先生,你就说咱们陆先生,虽说学问大着呢,但是你要是碰到不讲理的,那不还是吃亏吗?所以说有句话咋说,百无一用什么来着。” 大梁尚武,朝上朝外,武官总是比文官地位高一分的,当然修者不在此列。 何安下笑着不接话,只是抱着书本的手臂,力道更近了几分。 少年很想对伙伴说我见过陆先生是仙人呢,他只用一只手就拎起了几百斤的吊睛白额虎,随手一丢就丢到了数十丈远。只是这些是少年和陆先生之间的秘密。 徐兼见少年不接话,也自觉没趣,便也不再说话,躺在草地上望着天空,眯着眼。 “何安在,你真没趣。” “我也这么觉得。” 何安在站起身,轻轻拍了拍屁股上沾到的草屑,转身向小镇走去。清风拂过,扯动着少年的衣袖,白衣决然。 徐兼连忙爬起身,跟上了何安在的脚步。 小镇不大,只有三四百户人家,错落列在主干道两边,一些富贵人家扎堆的地方,巷弄宽敞明亮,铺着大块大块的翠色石板,一到下雨天,翠色欲滴,那就好看极了,就是有点滑。 而一些清苦人家的巷弄虽说不上窄小,但也绝对傍不上宽敞,每逢下雨天,土路上变成了沾鞋的泥巴,坑坑洼洼,总叫人喜欢不起来。 何安在家里不能说富贵,但借着爷爷是镇子最有名气的木匠,经他手雕刻出来的动物,惟妙惟肖的,仿佛活了过来,镇子里大户寒户都找爷爷做工,也积攒下来了一大笔财,也算是青石板巷弄的一户人家。 不过何安在此时并不打算回家,方才在看书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了一句话“命里八尺,难求一丈。”才十五岁的少年自然不太懂这其中的意思,他想着先生的学问大,还是去找先生问一下吧。 两人走到一半,徐兼知道何安在又要找先生谈论一些叫人听不懂的话,索性打道回府,用他的话说就是大爷不伺候你俩喽。 穿过主干道,在一棵老槐树转个弯,走过被磨的光滑如镜的青石板路,只见得一片竹林郁郁葱葱撞入眼帘,绿意盎然,竹林环绕的便是书塾馆舍。 书塾馆舍里传出了中年人醇厚的嗓音:“黄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 何安在循声望去,只见得咸蛋黄一般的夕阳散着昏昏的暖光,原来已经是这个时候了啊。 少年愣愣出神。 待他回过神来,一袭青衫的中年儒士正坐在小亭中,石桌摆有一局残棋,手捧着一卷书,微微地笑着望着自己。 先生可真是仙人啊。何安在这样想着。 “先生,学生有一事不明,希望先生能解惑。”少年轻轻地走到石桌边上,立在陆先生身边。 陆茗娴放下手中的书卷,示意少年坐在对面,见少年坐定便开口问道:“何事?” “先生借我阅读的书中有一句‘命里八尺,难求一丈’,学生不明白。”何安在答到。 青衫儒士轻笑,似是已经料到了少年的疑问,“那你相信不相信命呢?” “学生愚钝,只觉得那些拜神求佛的事,借酒消愁的事,对我来说都太过啰嗦。”何安在一脸认真的回答到,“关于洞悉命理,所谓命高八尺难求一丈的话,那些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话,我也是敬而远之。”少年的目光坚定,似乎晕着光芒万丈在其中。 陆茗娴深吸一口气,捏起一枚棋子,起手思索又不知该怎么下手,最后便把棋子丢在棋盘上,他说道:“其实相信不相信都无所谓了,很多事都是注定的,奇迹总是和幸福相辅相成,再难也总是尾随而至。这世间大部分的灾祸和麻烦,其实都是人们自找的。” “你要记住,命有命无全然都是自身的心性。”陆茗娴似是终于找到了死局的破招,捡起丢下的棋子,轻轻按下,天地骤变,仿佛被遮蔽了,小凉亭竟自成一方世界:“命中注定,你何安在是我的学生,我便来了这小镇,可若是命中无缘,我也要来。” “命高八尺,难求一丈。”陆茗娴目光坚毅,他盯着少年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一丈不许,那你就求十丈,百丈,千丈,万丈。” 一缕清风拂过何安在的头顶,恍若茅塞顿开,何安在的身体竟发出了一声轻微的碎裂声,微之又微,不为人知晓。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何安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里的,总觉得自己脑子里浑浑噩噩,甚至连和爹娘打招呼都给忘记了,跟先生在书塾里谈的东西什么都记不得,又好像记得点什么。 凉亭中,陆茗娴盯着棋盘思来想去,最后还是从棋盘里捏出一枚棋子,嘴角挂起一丝欣慰的笑:“棋活一局,人活一世,难啊,难啊。” “苏离,要开始了。”随着棋子落下,天地间似乎多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流转。 似是有所察觉,原本负手立在断崖的高大男子心思微动,转头望去,有神威模糊了他的面容,只有一双金色的眼眸清晰可见,他双目湛湛,双眸开阖若有星辰画卷刺破天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