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 无缘无故的耳光 (第2/2页)
金诚心想,自己居然还是关门弟子,立即道:“为啥不收了,我看师傅金太医还蛮年轻嘛”。 “人都快被你气死了,他还敢收,所以从你这个反面教程就可以看出培养一个医生有多难”一芳道。 金诚道:“师妹,请撇开我不谈,不要扯开话题,继续我们刚才的角度”。 一芳见他反驳得还有些道理,瞬间有些泄气,不过国舅爷当时有个观点,大家都还比较赞成,又道:“现在药铺生意已经如此之好了,钱都用不完,为啥还要折腾,请问师哥,你说说看为啥有折腾”她倒还好奇他怎样回答。 金诚想也不想道:“药铺呢,现在不准老百姓涉及,这种垄断行业肯定是好做,但是你想想,这药铺门槛太低,没有什么太多技术含金量,现在是这个政策,如果哪天上面政策变了,我们两家药铺和你们金家上百家药铺就会应声而倒,国舅爷可不一定能当一辈子的啊,呵呵,你可别告诉国舅爷去,不然我这小命不保,相反,药铺加诊所模式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陈管家听了后也是心惊,少爷居然有如此高的境界,不可能!真想拍个掌呐个喊。 一芳听了后也是心惊,没想到这个臭皮囊有这种见地,听他讲完也是没了反驳的理由,呆呆地看着他。 金诚正准备继续深入地探讨怎么样留住人才,再给她勾画一副美好蓝图。 此时一个声音过来道:“芳儿,诚儿,你们咋到药铺来了”母亲和父亲下马车,母亲问道。 金诚道:“母亲,我和一芳师妹针对药铺的发展正在做有益的探索”。 母亲呵呵笑道:“就你!还药铺的发展,你多关心下自己的发展,这药铺你不关心,这么多年发展得还好,你一关心,我倒还担心起来了”。 金诚语塞。 一芳道:“伯父伯母好”。 父亲道:“回金府吧,大家为啥都在这里吹风啊”。 陈管家见老爷回来,立即去汇报临山县药铺的事宜了。 母亲见他们有事,对着金诚一行道:“走走走,我们回金府,今天我要厨房给你们做点特色菜”。 一行又浩浩荡荡地回了金府。 客厅里大家有说有笑,基本都是母亲关心一芳,金诚被晾在了一边。 不一会儿,父亲也回来了。 母亲道:“一芳,我们今日还到了京城太医家和你们家呢”。 一芳好奇道:“伯父伯母到我们家有什么事情啊”心里有些小担心,自己到师哥家来,她还没告诉父母呢。 母亲又道:“不过你父母都不在”。 一芳心想还好还好,好奇道:“伯母,你们这么早到太医家去干啥”。 母亲道:“哦,是这样的,我们在临山县城北买了一套房产,他有十几个门面,我们想在那里还开个药铺”。 金诚好奇道:“那金太医怎么说啊”。 母亲郁闷道:“他不同意,现在你父亲被罢官在家,怕有人说闲话,要我们暂时勿动”。 金诚道:“有人害了眼红病呢”。 父亲严肃道:“好了,诚儿,你师傅说得对,我们是有些cao之过急,现在罢官在家本来就应该要低调也是对的,没有什么不妥,是我们没有把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想清楚、想明白,以后这件事别提了”。 金诚心想不能开药铺,可以转变思路开诊所嘛,最多到时候也到自己家药铺进药就可以了,这个官府又没限制,开心道:“那我们开诊所应该还是可以吧,又没说不能开诊所”。 母亲道:“开诊所倒是可以,但是这也太累了,你父亲这把老骨头就算了,享点轻福算了,不要再去折腾了”。 父亲嘿嘿傻笑。 金诚道:“父亲,那你给我一个门面,我去开一个诊所,正好把金家医术发扬光大,你看如何”。 全体人员听了后都是诧异异常,一芳更是张大了嘴巴,又准备开口臭他一回。 父亲道:“胡闹,你去开诊所,还发扬光大,不扎了招牌才怪,可千万别有这种心思,你一天少跟老子惹祸就烧高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