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爱面子的华夏人 (第1/1页)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是孔孟之道,但是圣贤的教导却不是教人选择什么样的死法,而是要知道怎么修身,怎么齐家,怎么治国,怎么平天下。”刘清语说着说着情绪也有些激动。 儒家文化一向是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讲究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养,而不是武士道那种成天就是死死死的低级玩意。 “文天祥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起兵勤王,为了自己的宋臣身份而拒绝投降,到法场的时候他并不是没有留念,他已经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付出了一切,为宋朝尽了他自己的全力,在死的那一刻他是无愧的,他对得起他在圣贤书中读出的道理。” 刘清语看着倭国老师说道“那个道理便是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忠于国家,勇于赴死。真正的仁不是为了主君,而是为了国家,真正的大义同样不是为了某个人,而是为了所有的人民。” 棒子老师粗暴的打断了刘清语,说道“别说那些有的没的,反正人已经死了,况且你这种解释只是诡辩而已。” 倭国老师却对棒子说道“你闭嘴,什么都不懂的家伙。” “你。”明明是他帮这个家伙说话,却被说什么都不懂,这让他怎能不气。 “老师,我想知道,你们华夏在这么长的历史里面到底继承了什么?”此时的倭国老师已经不再盛气凌人,而是恭敬的求教。 “就是最后面的那个同学说的那十五个字,我们所继承下来的最精髓的东西就是那十五个字,有了那些我们才能一直屹立在这里。” “你们不断学习他国优秀的东西,却没有将一个闭关锁国多年的华夏灭亡就是因为这个。” 刘清语一句话让倭国老师身体瞬间僵硬,她说的没错,一个国家想要一直存在就必须要有一种传承让这个国家的人能够有在面对强敌时能有一颗不放弃的心。 总结下来这种传承在华夏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好像就是这些。 “在历史的进程中许多东西确实消失了,但失传的原因是什么呢?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华夏却一直都在。” 刘清语的话让一些学生摸不着头脑,但是几个老师却明白了,华夏的存在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在创造文字的时候,在将历史记录下来的时候,在圣贤将无数道理刻在竹简上,写在纸上传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华夏与其他国家的不同。 几个老师都对这个女老师感到深深的佩服,就连倭国老师都被说的心服口服,只有棒子老师一个人始终不认同。 学生们纷纷为自己老师的表现叫好,门外的刘青山却是捏了一把汗,那样的言辞搞不好就会被批评的,但看那个倭国人好像是被说服了的样子。 棒子老师说道“说的跟真的一样,但是谁不知道你们华夏的历史都只不过是抄袭我们的,然后改一下而已。” 班里的学生们已经被这个无知的家伙说的快崩溃了,这丫到底是怎么当上老师的,又是怎么能来到华夏没被打死的。 就连刘清语都十分的无语,刚刚那个好歹还是能讲讲道理的,这个家伙,俗话说的好不要命的还怕不要脸的呢,对付这家伙刘清语是真没招了。 对付这样的家伙其实一般都是动手的,但是双方是和平交流又怎么能够动手呢?但不动手的话你又怎么能说过一个拿不要脸当做光荣的国家的人有什么办法呢? 但是棒子老师突然一副可怜的样子说道“给你们一个机会,来挑战我们吧,让我们也见识见识你们华夏的骨气,和你们所谓的传承。” 棒子老师的底气来自华夏友好的待客礼仪,即使切磋一般也不会让对方太难看,就像之前他们进入高三六班时刘福海那样拿他们当祖宗供起来一样。 如果比试的话,恐怕对方的学生也不会有几个真敢动手,更何况他这次带来的四个学生可都不是什么弱者,而是特意挑选出来的在某些方面十分优秀的学生。 刘青山其实心里想着不要跟对方比的,但是这种情况下不比的话岂不是显得华夏这边弱了,比的话赢还不能赢的太过分了否则又该被说大国欺负人,输的话,当然是绝对不能输的,输给哪个国家也不能输给棒子国啊。 这种事不是刘清语能够决定的,于是走出教室向刘青山请示。 刘青山无奈只好同意。 进入教室刘清语对棒子老师说道“我们同意比试。” 来云海一高访问的学校不少,在访问的时候经常会进行一些切磋,一者是为了活跃气氛,还有说是想比比那边更厉害的原因肯定也是有的吧。 一般情况下比试的内容是趣味问答或者短跑之类的运动类比赛。 如果棒子老师提出来的比赛是这些的话,刘清语倒是不感觉奇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