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49 赵郡李 (第1/1页)
赵郡李。 关东六大世家之一。 六大世家中,博陵崔和清河崔关系较近,范阳卢独来独往,也就和太原王互为姻亲,关系稍微近一些,当然,这些家族,关系有比较近,也就有比较疏远,甚至相互仇视的,就比如荥阳郑和范阳卢之间,关系就非常的不妥当,郑家基本不过大河以北,卢家不去大河以南。 当初,河北叛乱,背后主事之人以范阳卢为核心,太原王打下手,博陵崔,清河崔,以及赵郡李虽然在观望,暗地里却也是出了一些力气,这也是叛军过境,他们这些家族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势力反倒是扩充了不少,哪怕是叛乱平息,也并未受到什么打压。 相比较关中,朝廷对关东之地的统治要薄弱许多,尤其是大河以北的中原地带。 关东六大家族,唯有荥阳郑是站在了大唐朝廷这一边,不曾加入叛乱,面对叛乱,郑家是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当初,哪怕是雒阳都被叛军攻下了,荥阳依旧掌握在大唐朝廷手中,镇守荥阳的多是郑家人,只不过是挂着朝廷的名头。 那场叛乱,郑家损失惨重。 如果长安被攻破,大唐覆灭,郑家肯定独木难支,甚至有可能被灭族。 郑家之所以不屈服,之所以站在关中门阀这一边,原因很简单,郑家不愿屈居范阳卢之下,两个家族都传承绵延了两三千年,相互间的恩怨情仇足以写好几本书。 两千多年前,卢家一开始是在雒阳,也就是在和郑家的争斗中落入下风,不得不渡过黄河,去到了当时可以说是苦寒之地的幽州,再次开枝散叶。 要知道,卢家最落魄的时候,全族人只剩下了百人不到。 给他们造成如此困境的始作俑者便是荥阳郑家,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可能不报? 所以,荥阳郑和中央朝廷的关系极好,虽然不在关中,却也算是关中门阀,唯有郑家的商队方才能在关中一地畅通无阻,其他的关东家族若是要进入关中做生意,必须有着利益交换才行。 历史上,郑家也差一点被卢氏灭族。 大祁王朝末年,郑家的秘境有了问题,有怪异肆虐,家族那一代的天才人物在秘境中丧生,秘境被迫关闭,整整关闭了五十年,家族的人才形成了断层,青黄不接,家族的支柱不过是两三个宗师级别的武者,唯一的大宗师陨落之后,家族也就摇摇欲坠。 大家族有着名声在外,实力虽然下降,却也不为外人所知。 然而,有些东西无法瞒过明眼人。 范阳卢抓住了机会,像荥阳郑发起了攻击,最初,只是试探性的攻击,试探郑家的虚实,面对这种试探攻击,郑家的应对非常正确,采取了强硬的态度,而非息事宁人,退避三舍。但是,郑家的应对虽然强硬,其虚弱的本质还是被卢家抓住了。 紧接着,一阵疾风暴雨般的打击降临。 每一击都打在郑家的虚弱之处,故作强硬的反击起不到半点作用,荥阳郑,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一品门阀有着覆灭的危机。 其他那些和郑家有关系的家族,哪怕是有着姻亲关系也都采取了坐视旁观的态度,并未出手相助,没有落井下石便已经算是不错了。 最后,出手相助郑家的乃是杜家。 是的,就是现在的大唐皇族杜家。 出手相助杜家的正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太祖,那时候,他正好成就了大宗师,凭借一己之力挡住了卢家的那一位大宗师,之所以相助荥阳郑,并非出自简单的看不过眼,而是因为杜家和卢家有着利益冲突,当时,杜家和卢家都在大祁王朝同殿为臣,彼此之间立场不同,党同伐异。 太祖是大祁王朝末代皇帝的表弟,皇后则姓卢,卢家乃是外戚。 秉承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太祖出手挡住了卢家,并且,联合京兆顾氏等关中门阀为荥阳郑站台,有着这一批帮手,郑家也就渡过了危机。 再加上,华山剑神卓不凡进入了荥阳郑的秘境。 在那秘境之中,卓不凡斩掉了那个怪异,在生死斗中感悟天道,突破了最后一道门槛,成为了大宗师。 卓不凡在郑家那里得到了好处,自然要报恩,也就成为了郑家的护道人,护卫着郑家,故而,哪怕是一直到现在,荥阳郑都没有出大宗师,依旧保持着一品门阀的称号。 两百年以来,郑家并无大宗师出现,这其实只是明面上的说法,暗地里,究竟是不是这样,却无人可知。 赵郡李和荥阳郑不同,也和范阳卢不一样,这个家族地处中原,历史悠久,在现在氏族志中的一品门阀里,传承的年代最为久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