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人怕出名 (第1/1页)
如今作坊有了,榨油的物什也备齐了,就连院墙周围也按照李砚的要求,建起了好几个一人宽的炉灶,以便日后熬油炼石碱粉。 可更严峻的问题来了。 招人。 若是普通商铺招人手,贴张告示也就是了。可肥皂不比其他生意,必须要谨慎小心严防秘方外泄。 否则这可就不是暴利买卖了,而会成为烂大街的日用品,这是李砚不想看到的。而且他也没有什么造福百姓这么伟大的志向,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罢了。 确定了方向,李砚开始琢磨起来,到底找几个什么样的人合适。 见他愁眉不展,叶木莲羞怯的上前道:“先生……我倒是有个法子,不知可不行不可行。” “以后别叫什么先生了,就叫名字或是和你兄长一样,叫我哥就好。” 习惯了男女平的生活方式,李砚实在受不了这种近乎于屈膝一般的男女关系。 “说来听听。” 叶木莲心中欣喜,脸色微红改口道:“李大哥,我们可以从那些难民中挑些有力气有家室的老实人,每日供他们吃喝居住。这样一来不仅省下了工钱,还能很好的管制这些人。” 对啊!我咋就没想到呢? 李砚拍了下脑袋,自己不就是从那些流民中出来的吗。他们的境况太清楚不过了。 虽然如今的洛阳城在大唐治下日渐恢复起来,但那些因战乱而逃亡的流民实在太多。 就连世人称颂‘贤明’的李世民,也不过只是施了三日粥,便不得已草草了之。 一来是大唐连续征战,几乎没有什么余粮和钱财。 二来是流民太多,一旦发布赈灾的檄文,便会有更多的流民往洛阳聚集。 到时候不但赈不了灾,很有可能还会因此引发不必要的乱民暴乱。 所以这位万民敬仰的李老二大手一挥‘回家’!数万唐军带着整个洛阳城的物资钱财启程回了长安。 临走时还不忘给那些难民赏了顿饭,尽管只是果腹,但依旧获得了不少的称颂之声。这一手收买民心,可谓玩儿得相当漂亮。 …… 为了招人,李砚特意跑到了南门外。 那里如今多的是难民,每日轮流结队进城乞讨。这可不是他们自发组织的,而是朝廷暗中支持。 那些洛阳城中的世家商贾们也很配合,每日都会拿出几石米来,施舍给那些乞讨的难民。 当然……那些书香世家之所以会施粥,求得是名望。而那些商贾则是被逼的…… 刚一出南门口,便见无数衣衫褴褛的难民相偎在一起,阵阵恶臭混在空气中向四周散发。 怪不得城南那便会成为棚户区,就这味道……谁能住的下去。 挑了几个面相老实且带着孩子的妇人后,又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当然……这些人都是些拖家带口的。 李砚不差他们这点口粮,只要能够稳住这些人安生干活就好。 只有这些人,才会为了家人而努力更努力的生存。也同样是这些人,不到迫不得已,他们绝对不敢生出什么忤逆的心思,毕竟家人可都还在人家屋檐下过活呢。 带着一票难民进城后,李砚顿时成为了焦点。隐隐有种晋升丐帮帮主的架势…… 所以一到家,李砚便将这些人安顿到了叶家隔壁的那幢小些的院子里,又找了些干净的衣裳让他们洗漱之后换上。 等到一群人干干净净的站到院中后,李砚终于肯接近了几分,朗声道:“来的时候我就已经跟你们说清楚了,让你们来,管你们吃住,是要出力干活的。” “是!东家。” 十多个人纷纷点头,小心翼翼的站着,生怕眼前这刚认的东家一个不开心便将他们赶走了。 “但是我们丑话说在前面,若是给我发现你们之中有偷懒、偷窃、损害东家利益的事情,一经发现马上离开!情节严重便送官府知罪,绝不姑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