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事情发生五天前 (第1/1页)
梦是梦,终是要醒来。 事发五天前,昆元二十六年,夏末,五天前。 我应该早点提醒宋令箭的,村子里来了些陌生人,凶神恶煞,我应该早点提醒宋令箭,让她看好十一郎。 可是来不及了。 就在五天前,村里的李瓶儿与阿牛结婚,镇上能请的人都请了,大家都坐在一起喝喜酒,只有宋令箭没有来。她不喜欢热闹,更不喜欢这些繁琐的交际。如果她来了,她一定能很敏锐地发现异常,一定能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喜宴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看到院外走过几个男人,都很高大,穿着夜色里不显眼的暗色衣服,低着头很快就过去了。 我问新娘李瓶儿:“瓶儿,那几个是你请来吃喜酒的么?怎么感觉这么脸生?” 李瓶儿正在裹着红鸡蛋,往外瞧了一眼,摇头说:“不认识,可能是柳村或虹村来的什么人吧。最近老感觉有人在巷里走来走去的,一开门又没见着人,你说奇怪不奇怪?” 我点点头,回想刚才那几个男人,都很高大槐梧,那种槐梧不像是干体力活的人,而是像项大哥那样,是勤走山野射箭拿刀的人。 李瓶儿说:“要入秋了,天气层层冷,我听说呀,有些地方穷,入冬了吃不着野味又买不起rou,就喜欢捉那些跑在外面的土狗家畜什么的,一来是rou,二来怯寒,你呀,跟宋姑娘说说,虽然十一郎凶猛,但要真有人起了念头,毕竟还是斗不过那些刀刀枪枪的。” 我心里有点发毛,但一想像十一郎这种外人光看看都害怕的样子,应该不会有人这么爱找事。 我转头看了看邻桌,好像也在谈这个事情,本来应该热闹喧哗的喜酒宴,都因为这个话题而变得有点严肃。 我觉得有点奇怪,虽然我们村地处偏远,不怎么有外村人来,但毕竟也是个有人活着的地,像宋令箭韩三笑,甚至是夏夏,都是五六年前外来的人,此前此后再没有陌生人来过,现在一下子同时来了几个男人,却要弄起来神神秘秘的? 吃完喜酒我留夏夏在那帮忙,自己因为绣庄有点小事先回来了。 七月的尾声,天已经没有那么热,此时走在路上刚刚好,还有点小风醉人。 我特别喜欢在小巷子里钻,子墟的小巷都出了奇的干净,有些人家还会在自家门口立个石凳什么的,可供来往人行走累了坐一坐,镇上的人都很和气,夜可不闭户。 出了小巷,裹了裹衣服,听到前面拐角处有几个男人在说话,声音很陌生,难道是刚才那几个外地客? 我小心地躲到了巷角石凳下面。 其中有一个说:“找到没有?这镇子畏生,别大白天的在市上晃。” 另一个回答说:“残骸都一一翻过了,只找到些没用的钱币,只冲上来一个带头的和一个随从,都死绝没气了。” 前面那个说:“尸体和残骸处理掉没有?” 第三个人回答道:“尸身现在有人看着,等您发落。残骸已经处理了,不会有什么痕迹。” 前面那个应该是带头的,又问:“不对,船上一共有三个人,另一个随从尸体没找到?” “翻遍了没有,可能已经葬身海腹了。” 带头的说:“带我去验验那两具尸体。现在散开,别被人发现。” 待他们走远了,我才从石凳下钻出来,什么尸体——什么海腹——什么残骸—— 糟了,他们该不会是什么杀人越货的强盗吧! 吃完喜酒第二天,我本来想一大早就跟宋令箭讲这件事,为此我还特意想去山上找她,但是一到村口,我被别的事情耽搁了行程。 可能这就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一环接一环,结果的发生谁也阻止不了,我该去怪谁呢? 村口火树下,我又看到了那个大叔,花白的络腮胡,戴着个斗笠,身形佝楼,身边摆放着一个竹篮子,竹篮子上插着一些竹编的小玩意儿。他虽然来得不多,隔得时间也不定,但是每次我见着了总是会向他买东西,照顾一下生意。他做生意很老实,可能是哑巴的原因,为了避免讨价还价,所有的小手艺全只卖二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