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元素_地理词条之诡秘楼兰(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理词条之诡秘楼兰(一) (第1/1页)

    楼兰在历史舞台上只活跃了四五百年便在公元4世纪神秘消亡,是何原因至今说法不一。过了1500多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罗布人向导奥尔德克于1900年3月28日又将它重新发现,因而轰动世界,被称之为“东方庞贝城”。

    百年来,楼兰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探险家、史学家、旅行家研究考察的热点。楼兰美女、楼兰古墓、楼兰彩棺……一个又一个楼兰之谜诱惑着所有的人们。

    据史料:古楼兰王国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在历史上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东与敦煌接邻。

    《史记》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还说,楼兰等地盛产美玉,多芦苇、怪柳、甘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囊驼。其实,《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没有去过楼兰,而是根据同时代的大使节张骞的报告记述的。张骞一生三次出使西域,历尽千辛万苦,熟悉西域的各种情况。说明当时楼兰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加上水土肥美,曾经强盛一时。

    《汉书西域传》又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楼兰城是楼兰王国前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楼兰城作为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