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大道_第六十六章 九万里之国(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九万里之国(二) (第1/1页)

    地球人团队,诺亚方舟舰队AHKL-237号宇宙舰船的决策者之一……党爱国教授。

    此时的党爱国教授依旧一副老学究的模样。只是他已经留长了头发,皂衣皂鞋。其官服上用金丝绣着五彩斑斓的龙凤呈祥,大红大紫间,富贵威仪尽显。

    关于帝国统治西域疆域的政治商讨都逐渐平息结束以后,各派系文武百官皆是一团和气。

    哪怕是高台御前的皇帝黄逸生,也是满面春风。

    乾坤殿中的西域各国的元老贵族更是感恩戴德,跪地谢恩。

    待到西域利益瓜分完毕以后,左相党爱国大人终于越阶而出。

    “微臣党爱国,有禀上奏!”

    此言一出,乾坤殿的文武百官纷纷侧目而视。纷纷诧异的看向大殿中央那道挺拔的身影。

    此时的他,是帝国的左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党大人。他的一举一动,不由得让文武百官紧张好奇。

    要知道,相府可是具有监察百官,考察政绩的权利。哪怕是御史台也在相府的监察范围以内。

    所以,无论是左相党爱国还是右相胡宗宪都会让文武百官紧张好奇。

    “左相!”御前的皇帝黄逸生微微点头,示意党爱国开口。

    “微臣有本要奏,西域三十六国幅员辽阔,不亚于中土之广。奈何西域贫瘠,恐非安民之所。先前西域万古之岁月,百姓,部族,族群皆互相攻杀耶!此虽为民风彪悍,亦为西域之疾苦而争杀!今岁人道兴于西域,举国大昌。虽有新法起于微末之间,改天换地于覆手之时。但西域之疾,依旧刻不容缓!臣有一法,可为西域万年安民计!”

    接着党爱国便在文武百官的瞩目下。

    他献上了传世经典的《治理西域二十一条经要》。

    有晋一代,《二十一条经要》都是国家立足的根据,也是晋帝国的国策。

    这《治理西域二十一条经要》在日后的改革建设中,成为了科改派系官员的主要指导思想。甚至日后还成为了百姓和科考学生必须要熟读剖析的经典,其高度不亚于传统的圣教经典。

    在《治理西域二十一条经要》中,第一点则是修筑西域铁路,建立庞大灵活的交通运输体系。

    第二点则是利用西域广袤的自然资源,通过铁路持续为中土的经济建设提供必须的能源,矿石,人力资源等。

    第三点则是以西域背靠草原蛮荒族群为背景,修筑大量的光子武器。修筑洲际巡航导弹基地,建造兵工厂,成为国家的大后方。

    ……

    《二十一条经要》原文摘录……“微臣党爱国启奏,西域三万里之疆域皆处于内陆,四时风雨皆匮。且地势复杂,千沟万壑纵横!不易耕种,且少雨,土地贫瘠,民无所依。唯有迁民于中土方为上策。西域远离中土,且邻近蛮荒族群。为我大晋四战之地,须以兵威永镇山河!”

    “为使西域连接中土,须修筑铁路沟通三十六国疆域。且屯兵镇守……”

    洋洋洒洒三万子,不亚于传世名篇。

    黄逸生接过大内公子传递上来的奏章,他只是神识扫过便已然得知党爱国以及其地球人团队在西域的谋划。

    修铁路,屯兵,开设矿山,工厂,建设军事基地,组建大型防空系统。当然,其中还隐隐透露出一个想法。党爱国想要建设西域,从而修筑“天空之城”。这是一种仅此于诺亚方舟的宇宙航舰。

    当然,天空之城是一种庞大的战争兵器。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黄逸生早已从刘彦直等人的议论中猜到了地球人团体建设西域的真实想法。

    有欲望,才有弱点。况且党爱国的《二十一条》经要则是完全实打实的为晋国建设做贡献。

    皇帝黄逸生自然是赞成的。

    他仔细的研读《二十一条经要》,而后便下达了一个令人新奇的命令。

    “来人,速速送往大内印刷局,印刷百万份《二十一条经要》,而后传至天下!”

    “特此,建设西域之事,皆按《二十一条经要》行事。且朝廷各级部门不得有拖延推诿,皆以建设西域为重!”

    “另,特封地球人刘彦直为西域科教建设总工程师,甄悦,刘汉东为副使!旨意即可下达,即可生效。三位正副使三日内便可前往西域建设西域!”

    黄逸生下达了旨意以后,便挥了挥手,示意结束发言。

    “遵旨!”文武百官一同拜倒!

    “谢陛下隆恩!”文武百官中,刘彦直,刘汉东,党爱国,甄悦一起弯腰谢恩!四人脸上皆是一片喜意,终于,他们的政治投资终于有了回报。

    刘彦直不管脑瘫痪的代价,强行cao作科技战甲拯救了崩塌的伽罗城。

    而后挽救了西征军,更是保住了西征的胜利果实。

    此次瓜分西域的利益中,域外一派并没有抓取太多的西域实际统治权。反而在最后一举攫取了西域的改造建设权。

    终于,忍了好几年,地球人团队终于熬出头了。

    这一次,一个伟大而又灿烂的科技文明,终于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彻底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帝国未来,究竟还要何去何从呢?

    科教,圣教,仙教。三教并行,国运绵长?

    还是仙教脱离世俗,成为政治体制的毒瘤,从而蜕变成为另一个统治世俗的仙道圣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