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七七事变 (第1/1页)
1937年7月7号,这是普通的一天,可是这一天也是分界岭。这一天过后和平离我们而去,战争被强加在我们的头上。我们虽然武器落后,可是我们怕吗?我们会屈服吗?从古至今,我们从不缺少铮铮男儿。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些虽然是小人物,可是在生和死的关头还是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骨气,毅然赴死。就像后世电视剧里楚云飞说的那样,我们不怕打烂家里的瓶瓶罐罐,打烂了再修再买,可是我们拖的起,耗也要耗死小日本。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晚10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枪声非中方所发,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 郭凌云是7月8号上午接到北平情报员的电报,知道战争已经开始,连忙给陈明宇电话“爸,北平已经打响了,南京怎么应对?”“现在没什么好办法,现在只能够发电支持29军。中央现在是决不会退让了,军政部已经有了对策,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在上海另外开辟战场,已打乱日军的部署。郭凌云听完陈明宇的话就知道南京在策划淞沪会战。通完电话,郭凌云问刘玉喜“潜伏的部队有没有消息?”“团长,现在还没消息,我已经让报务员不停的再呼叫他们,一有消息就会来报告。” 日军在东北、在山海关、在热河占了极大的便宜,他们以为在北平也会如此。可是他们想错了,中国人民再也不会退让了。29军的顽强抵抗使日军想快速占领北平的梦想破灭。狡猾的日军一边要求和谈,一边火速调集援兵。7月28号,日军的援兵独立混成第11旅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一旅团、朝鲜军第20师团到达北平,日军在军司令香月清司指挥下发起进攻,在飞机、炮兵支援下,北平沦陷。7月29号,天津沦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