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土匪的抗战_第九十二章关键后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关键后手 (第1/1页)

    进攻受挫的日军不断从洞庭山抽调精锐部队增援,多次发起攻击,终因敌我力量悬殊,27日界碑失守,饶国华部不得不退至广德境内的祠山岗。此时,部队伤亡过半,加之宣城至广德的交通线被敌人破坏,增援无望,补给中断,饶国华的一四五师内外交困,处境危急。饶国华通令所属旅、团、营、连及友军宣誓说:"国家养兵是为了保国卫民。人谁无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今天是我报国之时,阵地在我在,阵地亡我亡。望我全体官兵不惜一切努力报国,恪尽职守。"同时,他仔细观察了周围的地形,决定以祠山岗居高临下的优势,发动群众将大块石头、门窗、桌椅等物堆在广泗公路上,设置路障,阻击敌人。

    28日,一辆辆日军军车,沿界碑至祠山岗的坡路缓缓而来,当行至祠山岗时,几十辆军车受阻停下,饶国华紧紧抓住战机,指挥预伏在公路两侧松林里的部队,以密集火力射向日军。有的官兵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包,跳上日军军车将车炸毁;有的官兵身捆*,与敌人同归于尽。官兵们争先恐后为国捐躯,以誓与广德共存亡的决心与日军作殊死的拼杀,宁死不退。经过两天的激战,击毁日军军车30多辆。当时有报道说:"此役战事之激烈,为我军退出淞沪以后所仅见。"但是,终因敌我力量悬殊,第一四五师装备较差,伤亡惨重,加之团长刘**违背军令,擅自后撤,以致全线溃败,祠山岗沦于敌手,日军趁势向广德县城扑来。

    30日,饶国华率残部一个营的兵力,仍受命组织反攻,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饶国华悲愤异常,深感作为将领,愧对国家和百姓,他乘卫士的自行车回广德城附近的后方师部,闭门给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刘湘、副司令唐式遵写下遗书:"刘**不听指挥,以致兵败,职惟有不惜一死,以报甫公(刘湘,字甫澄)知遇及川中父老之情","本部扼守广德,掩护友军后撤集中,已达成任务。我官兵不惜牺牲为国效力,忠勇可嘉,深以为慰。广德地处要冲,余不忍视陷入敌手,故决与城共存亡,上报国家培养之恩与各级长官爱护之意,今后深望我部官兵奋勇杀敌,驱寇出境,还我国魂,完成我未尽之志,余死无恨矣!"此遗书充分表达了一位爱国将领的伟大胸怀和坚强意志。尔后,他带着卫兵连急奔广德飞机场,命令卫兵向机场各仓库的油桶扫射,顿时火光冲天,爆炸声不断,仓库被焚毁,给敌人留下一片废墟。时至黄昏,他来到广德东门外,嘱咐卫士铺好卧毯,饶国华盘腿坐于卧毯中间,向敌人方向怒目而视,拔枪自戕,以死报国。时年43岁。

    后人感慨饶将军英勇,赋诗一首“广德军威振,义胆挫敌首。成仁昭大节,英名自千秋”。饶国华将军牺牲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晋他为陆军上将,此后又在成都中山公园铸造了饶国华铜像。1938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在延安的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上,对包括饶国华在内的抗日爱国将领,给予高度赞扬。“从郝梦麟、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予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典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