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女都头 (第1/1页)
到了厨房,扈三娘先进去,武植在外面等了片刻才推门进去。 只是同乘一伞同路罢了,扈三娘如此避嫌武植也很无奈,本来没什么的,这样故意避嫌反倒显得两人好像在偷情一样。 “官人,你快来看。” 潘金莲和雪儿围着锅灶在忙活,武植一进去,她们就迫不及待的招呼武植过去。 “尝尝看?” 雪儿递给武植一个小碗,里面是做好的青豆,一旁扈三娘手里也有这个小碗,她也在尝青豆。 武植拿瓷勺捞了半勺青豆尝了,旋即连连点头:“嗯,味道不错,这是煮的?” 金莲道:“用盐水煮的,然后用再用盐和调料加以蒜末调味,不仅味道好,保存时间也能有五日之多。” “还有还有。” 雪儿搬来一个坛子,道:“官人你看,这青豆和萝卜青菜一样,还能下坛腌制呢,比例我和金莲姐已经研究出来了,一斤青豆二两粗盐,腌制来吃的话不仅下饭,更能保存数月之久。” “嗯,不错不错!” 武植满意的点点头,两位娘子研究这些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做出来的青豆也不一定比油炒的青豆好吃,可却更加实惠。 水煮盐拌、下坛腌制,这些加工青豆的方法省时省力,成本低廉,普通百姓人家也可以做得。 “确实别有一番风味。”一旁扈三娘尝了盐拌青豆后,做了自己的点评:“不过青豆还是新鲜的炒出来味道最好。这样盐水煮,或者是腌制的话,其实并不比寻常腌菜滋味更好,何故多此一举?” 扈三娘没有直接说,一般盐拌菜和腌菜都是寻常人家在冬季没有时令蔬菜吃的时候,才会做。更有些穷苦人家饭桌上主食就是馒头和粥,根本不见别的菜肴,所以才会做些盐拌菜腌菜下饭用。 而这些菜通常盐都放的很多,一小碗腌菜,够穷苦人家一家人吃好几天都吃不完。 所以扈三娘不理解,武植家也算官宦人家,不至于穷到靠腌菜下饭,若是只是猎奇尝下风味,可这腌青豆难入味,还不如腌萝卜。 扈三娘说完,金莲和雪儿相视一笑,武植道:“对于我们家自然是多此一举,可对于全县百姓,可就意义重大了。” 扈三娘听了武植的话还是不太明白,武植这边却对潘金莲道:“把这两道菜教给得意楼厨娘们,让得意楼随餐免费赠送,我也会下令全县推广。” “全县推广?”扈三娘又不解了。 “是,雨季物资匮乏,咱们阳谷县百姓们总要有合口的下饭菜嘛!” 说完,也不管扈三娘有没有听懂,武植道:“走,咱们该忙活了,还有,吩咐下去,今天中午午饭咱们全家人都吃这盐拌青豆!” 几人离开厨房的时候,雪儿随手拿了门旁武植刚才放的伞,一下撑开了,倒让扈三娘诧异侧目。 武植则佯装看不见,见郓哥经过,连忙跑了过去。 “郓哥,正打算找你呢,去把萧让和谢轩给我找来………” ———— 雨一连下了五天,虽然只是小雨,龙河水位也没有告急,可阴霾还是笼罩在阳谷县每个人心头。 因为今日雨虽然停了,可天空却没有放晴,比前几日更加深厚的乌云在天空翻涌、盘结,似乎在酝酿更大的雨量。 “可千万别那么急的下暴雨啊!” 武植站在家中前院,看着天空上翻滚的乌云,心中默默祈祷。 如今盐拌和腌制青豆已经在阳谷县城推广开来,萧让也夜以继日的带人在阳谷县各河泛区大量收购青豆。 眼看着暴雨在即,河泛区农民们当然不会对今年天气抱什么期望,无不下田割青豆来卖,只恨种的豆子太少了。 天气的征兆促使农民们争先恐后,也给了武植很大压力,尽管他已经给萧让加派了人手,可每天能收的青豆数量还是很有限。 而一旦下暴雨,整个收购链就会断开,“青豆工程”也会因此结束,后面没收购上来的青豆,靠农民自己是消化不了的,估计大部分都会被淹瘪掉。 此时此刻的武植,终于体会到当初他第一次下乡调研时候家家户户拜旱魃的心情了,当时他还笑农民愚昧,可现在,他自己巴不得在家中烧香拜一拜旱魃老爷。 “晚几天再下雨吧,晚几天就好!” 武植眉头不解间,扈成和扈三娘很正式的来拜见武植,武植只好在客厅与二人相见。 “武大人,我们是来请辞的。”扈成对武植抱拳,道:“这些天多谢武大人和两位夫人款待,我们兄妹二人感激不尽。他日若有机会,还请武大人一定去扈家庄做客。” 扈三娘没说话,跟着扈成对武植抱拳了下。 “你们这就要离开了?何必走的这么急啊!” 武植连忙站起身,眼神时不时看向扈三娘,而扈三娘在发现武植看自己的时候,眼睛马上就会看向别处。 “再住几天呗,等雨彻底停了再走吧。”武植对扈成挽留道,“扈家庄距离阳谷县不远,但也不算近,你们现在走,万一路上下暴雨怎么办?” 又看了看扈三娘,武植语气转温柔,道:“而且这几日阴雨连绵,道路湿滑,骑马很危险的。万一摔了可怎么办?” 扈三娘立刻低头抱拳道:“多谢武大人关心,我们兄妹都是习武之人,不是娇惯之人,风雨再大我们也不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