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李氏 (第1/1页)
雾气中,渐渐显现出来一个女人的身影,尖声尖气的问:“朱大师,还记得我吗?” 朱贵清一愣,看着那个鬼影,结结巴巴的说:“王…李氏!”瘸着腿向后退了一步:“你,你怎么在这里?” “咯咯咯……”一阵让人听了起鸡皮疙瘩的笑声:“山不转水转,我等这一天等了十五年了,多亏了灰九爷,把你困在这断头破,要不然,咱这陈账,还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结呢!” “你不怕我这次真的灭了你?”朱贵清站稳脚跟,手里掐诀问那个女鬼。 “咯咯咯……”女鬼又是一阵笑,又咬着牙说:“我就是魂飞魄散,也要给你抽筋扒皮,给你挫骨扬灰。” “你……” …… 十五年前…… 有一个叫大李家的村,村里面有一个富户,李员外。勤俭持家,也算是富甲一方。 李员外并没有多么大的本事,就是靠省。家里面雇短工,吃好的,用好的。短工吃剩的,不用的,李员外绝对不会丢了,能吃的就吃了,能用的就留着用了。短工出门办货,赶着马车前面走,他背着粪筐后面跟,怕自己家的马粪让别人捡了。短工在饭店吃包子,他在门口啃窝头,置办完了货,回家的时候再跟着马车捡牛粪。李员外省归省,但只是省自己,在外面办事绝对是场面。该花的绝对不会计较。所以在四邻八村也算是个场面人。 李员外有两个儿子,老大已经结婚生子。老二也到了结婚的年纪,亲家是隔壁小王庄的,娃娃亲。李员外托媒人过了彩礼,找了个吉日良辰,风风火火的给老二把婚事办了。 娘家姓王,婆家姓李,这娘家的乳名就没有了,在家里叫‘老二家’,在外就叫‘王李氏’。在那个时候的女人,就是这样,没地位,甚至于没有自己的名字。 结婚后,男人下地干活,女人打扫拾掇,烧火做饭,伺候老人家,还要纺线织布做针线。王李氏岁数最小,脏活累活自然就是她的。没有怨言,因为家家户户都一样,越是大户规矩越多。能适应的就适应,不能适应的就忍受。过了门,就是人家家里的人,要打要罚还要看人家家的规矩。那个时候的女人,不是一个‘难’就能诉说完的,是受苦,受累,还要受罪。 这天是李员外的生日。因为李员外上面还有一个老母亲,‘有娘永远都是孩子。’所以就不能大排筵宴。这也正合李员外的心——省钱。但是他还是破例让包了一顿饺子。一家人都很高兴,妯娌两个从吃了早饭就忙活,中午一家人吃饺子。先是给奶奶的,后是给公公婆婆的,再男人的,最后落到她们妯娌俩,也就是几个跑烫儿,露馅儿的饺子皮儿了。呵呵!别抬杠,真的就是这样。别较真,这样才是规矩。别不服,这样才是过日子。别不信,这就是那时候女人的地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